改进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23-01-18 03:0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改进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欢迎阅读!
经审,乡镇,工会,改进,街道
改进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工作的探索与思

作者:周镇音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3



周镇音

工会经审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对工会经费收支和财产管理情况进行审查监督,保证工会财产部门对工会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工会财产的完整统一,帮助被审查单位查找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原因,建章建制,推动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财务基础,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工会经费、工会财产效益的最大化。工会经审工作的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本文以宁波市为例,阐释基层工会经审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宁波市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经审组织建设方面

1.思想上对工会经审工作重视不够。由于历史的原因,乡镇工会经审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其它工作一起发展,一些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对经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经审工作在乡镇工作考核中的权重较小,故很少定期专题听取经审工作汇报,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没有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乡镇(街道)经审机构松散、力量薄弱的情形尚未有效改观。不少乡镇(街道)经审机构形同虚设,经审委员中具有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比例偏低,业务不熟悉,自学不容易;兼职经审人员大多是乡镇(街道)财务工作人员,兼管工会经审,精力有限,注意力难以集中,给开展经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3.经审经费使用缺乏有力保障。乡镇(街道)工会的年度预算编制比较粗放,有的连本级工会的预算也没有编制,更谈不上专款安排经审工作经费。即使有专项经费,使用时往往也要受制于乡镇(街道)领导,经审工作人员反而缺少必需的支配权。

(二)经审制度建设方面

为保证经审工作的统一性和规范化,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等相关制度,绝大多数都是在县(市)区工会指导下制定、补充和完善的。但是部分县(市)区工会对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很少进行必要的指导督促,一些乡镇(街道)工会自身也缺乏建章立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年初没有经审计划、年终没有经审总结,经审台账临时补记,漏洞百出。

(三)实务审计方面

1.不能放手开展工作,经审作用无法充分体现。部分经审干部责任心不强,有畏难情绪,不敢大胆对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对本级工会审计审查不力,存在“工作只是走过场”的情况。调查发现,部分乡镇(街道)既无审计报告,也无会议纪要来证明确实开展了对本级工会的审计审查工作;而由乡镇(街道)财务人员兼职工会经审员的,在工会财务开支上听命于乡镇(街道)党政领导,起不到自审自查自我监督的作用。




3.对村(社区)和企业工会经审工作程序不到位,存在着“工作无法让人信服”的问题。

4.经审工作不平衡性比较突出。有的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工作很出色,队伍建设、业务培训、审计项目评审、调研论文等都走在全省的前列,也有少数(街道)乡镇工会因资金使用不当,而被举报、被调查,严重损害了工会组织的声誉和公信力。二者形成鲜明对照。

二、解决宁波市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工作存在问题的办法

(一)正确认识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意义

经审人员要转变角色,把自己由“裁判员”转到“医师”、“谋士”的位置上来。摒弃就审计而审计的狭隘观念,经审监督要着眼于“审”,着重于“帮”,着力于“促”。进一步强化“防范”胜于“纠正”,“整改”优于“查处”的理念,努力做到工会经济活动开展到哪里,工会经审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寓监督于服务中,在服务中提高经审监督工作的水平。

(二)逐步改善乡镇(街道)经审工作的外部环境

1.推进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乡镇(街道)工会的业务指导,推动“上审下”与“同级审”相结合。以经审台帐为抓手,通过审计促进基层工会规范经费收缴,严格资产监督,完善财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更好地发挥乡镇(街道)工会经审组织的作用。逐步把规范化建设渗透到工会,研究和制定符合乡镇(街道)实际的审查审计操作规程,完善考核办法,切实加强工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运作。

2.签订和落实工会经审工作责任书。按照“各级把关,层层监督”的要求,由宁波市总工会与各县(市)区工会经审组织签订《经审工作责任书》,明确县(市)区工会对乡镇(街道)工会经审工作管理监督责任,建立上级工会对乡镇(街道)工会经费使用情况的不定期抽审制度,充分调动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两级工会的工作责任心。

3.加强与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沟通联系。通过及时汇报工作、积极调处职工群体性事件、加大工会工作品牌宣传力度等手段,争取得到党政对工会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工会可以在党政支持下与乡镇(街道)其他机构一起开展工作联席会议,切实研究决经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机构设置、人员落实、经费保障等各方面为经审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三)倡导以人为本,充分提升基层经审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业务水平

1.支持和保障经审委员的工作,强化他们工作的使命感。不管是财务互审互查,还是对企业工会抽审,都要让经审委员放手开展工作,上级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负责人要做到不干涉、不越位,支持他们独立自主地形成经审报告,增强他们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2.加强财务和经审人员的协同配合,凝聚经审工作合力。财务和经审的目标和责任都是为了收好、用好、管好工会经费,完全可以做到人员互用、信息互通、工作互补。在工会财务检查时,经审人员也可以介入其中,对发现有重大疑点的单位,可以考虑安排进一步的审计,以提高审计的针对性,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经审人员素质。要将开展经审人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经工作职责和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经审队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谨言慎行的优良作风,坚定热爱经审工作,乐于奉献的信念;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与审计部门


联合培训经审人员,提高专业技能。推行经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已取得资格证书的经审人员实行后续教育,不断培养经审人员的能力。

4.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缓解经审力量不足的困难。由于人员编制有限,乡镇(街道)的行政财务人员数量本来就较少,本身的工作量也很大,让他们兼职从事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确有难度。为此,可以请进来一批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强的特邀经审员,用送出去的办法,把一些有难度、要求高的审计项目,委托审计事务所开展社会审计,通过借力借脑,保障经审工作质量。

(四)改进审计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监督实效

1.加大审计力度,实施有效监督。首先是乡镇(街道)工会的本级预决算审查审计,要做到一年三审,即年初预算审查、上一年度决算审计和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查。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其次是对下审计,根据乡镇(街道)所辖企业工会,按一定比例抽审。抽审的单位可以在财务互审互查基础上加以确定。积极参与基层工会片组的自查互查,查找经费计拨收缴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会提高经费上缴率。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公告警示制度

2.创新管理手段,形成全覆盖网络监督。改进审计方式方法,是提高审计效率质量的重要方面。要运用联合税务(审计)部门审计、延伸审计、审计调查等方法,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大力推动基层工会经审台账网络化,在台账上准确反映乡镇(街道)工会经审情况,使得上级工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发现有疑问的台账,指令修正或重新审计。

3.树立典型,推广先进经验。要在每个县(市)区确立一个乡镇(街道)作为试点,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亮点,帮助提炼总结,树立先进典型。

(作者单位: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工商学院计财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TN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