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城乡中小学设置书法课之我见

2023-05-08 06:3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偏远城乡中小学设置书法课之我见》,欢迎阅读!
书法课,偏远,城乡,中小学,设置


偏远城乡小学设置书法课之我见

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书法以其特有的造型方式和表现力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代表,积极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职责。 近日,我在网上读到教育部公布通知,我国将在中小学校中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通知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设置书法课程就是给书法教育应有的地位与尊严,是对书法艺术价值的重申,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光大,对畸形的应试教育的矫正,更是对国民个性文化素养提升的高度重视。对于我们这些偏远县城学校来说,也应该积极设置书法课的教学 然而书法这块文化瑰宝在当下中国却日渐黯然落寞,无外乎两点原因,一是,科技发展削弱书法教育。随着现代电子科技发展,尤其是电脑的普及,手写进一步被弱化、被冷落,不仅丧失了其艺术性,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退化,作为润峭、徐缓的书法明显赶不上快捷、简单的时代步伐。二是畸形的应试教育排挤书法。作为书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功利观的影响下对此不作为。如今在家长、学生、老师、学校的眼里,学书法又不能提高成绩,更不能成为升学的必要条件,与其慢腾腾练几个“斗大”的毛笔字,毋宁多做几语文数学题。在畸形教育形势和功利求学思维下,书法也就从




大众艺术滑落为小众艺术,从基本功被“提升”成“绝招”了。 其实,书法艺术价值远远高于电子书写的价值。书法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反映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和时代精神,是一条独特的人文风景线,是留住历史记忆的载体。电子书写虽然流行、快捷,但书法艺术绝不逊色,北宋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4.368亿元成交,显示出资本对传统书法艺术的青睐。对个人而言,练好毛笔字不仅能端正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可以涤洗浮尘,纯净心境,陶冶情操,塑造良好品行,提升文化修养。徐悲鸿也认为:“书之美在情在德。试看《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或者去看毛泽东在战时草拟的电文,再看一看弘一法师临终前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我们当今的书法爱好者们,只能懂得这些震古铄今、飘逸神飞的千古绝唱的一些皮毛。“雷霆起精锐,冰雪净聪明”的境界还需我们细细的去品味、去感悟。 从书法文化的传承来说,今天我们需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设书法课,更需要建立完善的书法教育体系。这不仅是国民素养提升的需求,还是振兴中华书法的现实使命。书法教学是一个通过教与学双边活动,使学生获得书法知识,提高书写能力,并形成一定思想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它是由课程教学活动和诸多非课程教学活动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加强高师书法教学改革,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序地组织好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是我们书法教学所追求的目




标。书法课的教学,有利于素质好的学生掌握和提高动作技术、技能,也利于基础差的学生增强知识技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追求,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 众所周知,日本书法教育体系很完备,基础的书法教育搞得很好,中小学都有必修的书法课和专职的书法教师,高中更有专门的书法科。许多人在书法大学本科毕业后不是为了当书法家,而是为了增强艺术素养和对后代良好的教育。此外民间书法“私塾”遍地开花,老年、中年、青少年都可入学

可以说,书法教育是日本的终身教育。试想,倘若我们的书法教育土壤日渐贫瘠,而一衣带水的日本书法教育氛围如此浓厚,若干年后我们儿女再到日本学习写毛笔字,当下教育有何颜面?基础教育怎能将书法从课堂上排挤出去?

设置书法课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务之急,一方面要细化规划,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教师任职条件及资源配置等进行翔实的筹划,同时加强督促,以防书法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去除应试教育身上异化的功利主义,让素质教育回归应有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N0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