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论

2023-01-22 06: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课程论》,欢迎阅读!
教育课,学前,程论


一、判断正误

1、海伊斯科普课程理论基础不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错误 2、海伊斯科普课程认为主动学习统帅所有关键经验、正确

3、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主要由计划——做这两个环节组成。错误 4、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感官教育占有重要位置。正确

5、蒙台梭利是英国教育家。错误 6、蒙台梭利教学法对当前幼儿教育仍然有影响。正确 7张雪门先生的行为课程中的“行为”与“活动”一词的含义相当。正确

和行为表现标准。

37、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个性化,指向儿童创造性地培养,不规定儿童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关注儿童在学习活动中个性化的表现,追求的是不同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

38、生成性目标:指的是在教育程中生成的目标,关注的主要是过程。

39、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张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行为课程与别的幼儿课程导,避免告诉儿童他们错了,而是鼓励他们的新想法,幼儿向别的幼儿求教。但是实践中教师的角色经常是侵入式的,教师为了追求理论性的目标,经常插入一些任务式的、不能反映儿童兴趣的提问和评论。

52、张雪门幼稚园课程编制的原则。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要密切联幼儿的生活经验据此他确定了编制课程的一些原则:整体性原则、偏重直接经验原则和偏重个体发展的原则。

53游戏幼儿课程中的作用。 是让儿童为整个工作时间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初始计划计划和回顾的原理就是要孩子自己感觉到自己是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任,能够控制自己的所做。计划的价值被认为在于发展儿童的表征能力和思考如何执行计划的实际目的。回顾发生于整个工作时间当中。 60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适用范围。

行为目标明确可操作化,适合表达知识、技能类的目标;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复杂的心智活动。 61幼儿课程评价的作用。 课程评价的作用主要有:可以检验8幼儿教育中没有教学,只有活动。错误

9、陈鹤琴先生的课程思想对当前中国幼教课程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正确

10方案教学是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中课程的主要特征。正确 11、方案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正确

12幼儿课程属于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错误

13幼儿课程必须以间接经验主。错误

14幼儿课程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正确

15幼儿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正确

16幼儿课程的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正确

17幼儿课程中的所有目标都需要用行为目标来表述。错误

18表现性目标比较关注的是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正确 19行为目标的优势是明确、具体、可操作化。正确

20、行为目标和行为目标,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正确

21课程模式必须要有明确的理论基础。正确

22不同幼儿课程模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正确

23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幼儿课程模式。正确

24课程模式的要素有理论基础、内容和方法、管理过程和政策。正

25一种课程模式可以适合来自不文化背景的所有儿童。错误 26蒙台梭利提出了感官的敏感期概念。正确

27、张雪门强调让儿童在做中学。正确

28张雪门的行为课程是围绕单元主题活动来进行的。正确

29张雪门是中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正确

30、张雪门和陈鹤琴,当时被称为“南陈北张”。 正确

31陈鹤琴主张通过游戏来实施课程。正确

32、陈鹤琴曾经提出“做中教学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正确 33、陈鹤琴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健康活动是第一位重要的。正确 34、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学习的活教材。正确

35、陈鹤琴认为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来组织幼儿课程容。正确

二、名词解释

36、行为目标:指的是一种用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每一项行为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构成要素:为主体、行为发生的情景、行为、

一样的地方在于行为课程完全来源于生活,从生活而开展,也是从生活而结束。

40幼儿课程:结合幼儿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的特点,可以将幼儿园课程定义为:幼儿课程是实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41、方案教学:指这样一种教学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指引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或者认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

42幼儿课程内容:幼儿课程内容指的是一系列经过选择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是幼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对象。

43幼儿课程组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44幼儿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系判断各个层次课程(如理想的课程、正式课程、知觉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等层次)的优劣价值,指出其缺陷或困难所在,从而能够做出行动的决定。

45课程模式:当某一种理论或几理论的综合被用作某个教育划或方案的基础,并被用来处理该计划或方案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协调整体而发挥教育功能,这个教育计划或方案就可看课程模式。

46、主动学习:就是幼儿通过与物体的作用,以及与人、观念和事件的互动来建构新的理解

47、整个教学法: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给儿童的方法。 三、简答题

48幼儿课程目标的来源

一般认为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知识是课程目标的来源。 49幼儿课程的特征。

一般认为,幼儿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启蒙性;生活化;游戏化;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以直接经验的获得为主。

50课程模式的要素。

理论基础、管理过程和政策、课程模式的内容和方法等。

51、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High Scope认为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的核心,教师的责任是支持儿童的发展,通过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可以帮助儿童发展。理想的教师进入儿童的活动但是不打断活动的流程,能够立足儿童的想法进行指

游戏幼儿课程中的作用有:幼儿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发展的作用;有益于儿童认识过程及其支持系统的进行;有益于幼儿在各学科领域的学习有利于幼儿课程中各个学科的整合和教学 54、方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在方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创设环境和条件,激发儿童的兴趣,提升儿童行为的动机,使得儿童能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关注儿童的经验,尊重儿童的选择;适时介入儿童的活动,并对儿童提出挑战;与儿童一起学习生活交流。 55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的教育容。

实际生活练习(清洁、秩序、安静和会话);肌肉训练;自然教育体力劳动;感觉教育

56海伊斯科普课程关于活动区的观点。

High Scope认为幼儿在一个具有丰富刺激同时又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学习最有效果。在这一环境中,幼儿能够自己选择并做出行动。教室空间的空间分成若干活动区,每个活动区的材料分类摆放,贴上标记,这样能够使幼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并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教室环境。活动区一般安排在教室的四周,中间留出空间,作为各个区之间的通道和集体活动的地方。认知发展课程的核心活动区主要有:积木区、娃娃家区、美工区、安静区、木工区和节奏活动区、玩沙玩水区、植物区以及户外活动区。

57张雪门关于幼稚园课程来源的观点。

张雪门认为课程来源于儿童的直接活动,这些可以构成幼儿课程的直接活动有:儿童的自发活动;儿童与自然接触而产生的活动;童与人事接触而产生的活动;人类智慧活动中适合儿童的经验 58、促进主动学习的条件。

促进主动学习的条件有五个方面:1)有丰富的、适宜的材料,可供儿童用各种方法摆弄;2)儿童有机会对自己选择的材料进行探索、操作、连接、转换;3)儿童有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进行自主选择活动和材料的机会;4)儿童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活动,并寻求与别人在活动中的合作;5)成人的支持。

59、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过程。 High Scope强调儿童有意识的活动:制定计划——做——回顾。在儿童开始他们的工作时间之前,们结合成小组并被要求决定他们要做什么,教师则帮助他们完善他们自己的想法。工作时间之后,他们再次聚集在一起,讲述他们的所做和表征他们的所做。目标之一就

原有课程计划的效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完善原有的课程计划可以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可以为将来的课程开发提供有益的建议。

62课程实施的本质。

可以把课程实施看作是一个将新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而新课计划总是蕴含着对原有课程一种变革,课程实施就是要力图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变革,或者说,是课程变革引入到教育实践中。某种意义上说,课程实施是将课程理论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活动,是课程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63幼儿课程评价的内容。 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课程设计程实施的过程以及课程效果三个方面的评价。

64、行为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指导。 张先生将课程实施中的指导分为六种:计划上的指导;知识上的指导;技术上的指导;兴趣上的指导;习惯上的指导;态度上的指导。 65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中的五个领域。

五指活动课程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次为健康活动:包括饮食睡眠、游戏、早操、户外活动、散步等;社会活动:包括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以及社会常识等;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等;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66、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的目标。 66五指活动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具体目标如下:做人: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的精神;身体:有健康的体格、卫生习惯和相当的运动能;智力: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快乐,打消惧怕。 四、论述题

67游戏教学之间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幼教课程的中间逐渐确立了游戏是儿童基本活动的观点,突出了游戏课程中的位置;在实践中,往往出现把游戏教学对立的情况,非常忌讳谈教学问题;游戏教学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它们对于儿童的发展价值是不同的,都是儿童发展所需要的;在实践中,很难区分哪些活动就是教学哪些就是儿童游戏游戏既可以是儿童自身的活动,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游戏可以构成教师教学的内容、方式、评价手段等等。

68、近年来园本课程一词非常流行,请你谈谈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




园本课程来源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本位课程和地方本位课程而言的,它们主要是按课程开发主体的不同划分而成的,见园本课程就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学校共同体(主要是教师)来决策,共同开发的课程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相当水平的课程开发知识和技能,是几个人随便就能做出来的;开发园本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不是为了出特色,而是为了使自己的课程更加适应本园的幼儿 69幼儿课程评价为什么要进行儿童发展评价?

课程评价当中进行儿童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以儿童发展为指标,来衡量某个课程设计及其课程实施的效果,在这里儿童发展是作为评价指标出现的,是衡量课程方案、课程材料以及课程实际效果的一个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教学价需要进行儿童发展评价,这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但这不是最主要目的,最主要是要通过儿童发展评价,描述儿童本身发展的轨迹与状态,确认儿童学习的潜力,以及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提供决信息。如果追根问底,就会发现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只不过在课程评价里表现得不够明显罢了。 70你对计算机进入幼儿课程么看。

计算机进入幼儿课程信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计算机否适宜于幼儿幼儿课程关键在于看如何使用,本质上来看计算机是幼儿学习的工具和教师教学的工具;通过选用适宜的软件,计算机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成为教学的手段;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儿童的健康。

71、西方早期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课程中的多元文化主义;保育教育整合;全纳教育课程综合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72、未来对于早期教育课程的挑战。

来自科学技术的挑战,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爆炸,教育机构必须让受教育者获得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能力;来自社会关系的挑战,近年来社会关系,尤其是家庭结构和关系的变化,带来了很多儿童权利和保护方面的问题,这对学前教育机构提出了挑战;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由于人口流动加剧,文化多元化态势明显,这对幼儿园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73、试评价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永久的贡献:儿童观——尊重热爱儿童,儿童在本质上是自我教育的;其大部分教育内容已成为当今幼儿教育内容中的常规内容;教师也是自我教育的;在方法论和材料方面的贡献。

当代的挑战:工作游戏——蒙台梭利相信游戏主要是为儿童参与承认生活作准备,并将其简化为“儿童的游戏就是工作”按照她的观点,只有那些具有一种适应的、准备功能的游戏才能被儿童之家接受,而其他诸如想象游戏等游戏形式则不可接受。运用材料的结构与自由——蒙台梭利材料运用的问题并不在于一开始就对儿童进行指导。应该让儿童在掌握了恰当使用材料的方法之后,让儿童对

材料进行新的试验和尝试。这种自由是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的自由,是有建设性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lP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