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科学规范管理 打造精品课程》,欢迎阅读!

科学规范管理 打造精品课程
一句话点评:
先整体设计“课程”,再具体分析“教学”,把握住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特殊性。
1.科学规划为有序管理奠定基础
我校面向全体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校提出了课程设计理论依据、课程设置遵循的原则、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及课时分配、课程实施模式和评价体系。
课程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培训阶段,目标为了解课程、提升兴趣、学习方法;选题开题阶段,目标为提出问题、确定方向、制定方案;研究实践阶段,目标为能利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研究;表达交流阶段,目标为提炼、归纳研究成果、学会展示和评价。 2.有效培训为科学管理提供保障
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与传统课程不同,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是由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式交互作用生成的,不同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式会生成不同的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这种特性大大增加了课程管理的难度。学校依据研学课程方案的要求,安排了系列校本培训。培训对象涵盖了各部门研学负责人、研学指导教师、各班研学课代表、课题组长以及全体学生。依据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同阶段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提升了师生课
第 1 页 共 3 页
题研究的能力,为科学管理研究性学习课程提供了保障。 3.规范管理为课程建设保驾护航 第一,构建学生管理体系,加强学生管理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为了保证全体学生参与课程的效果,我校设置了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教学处研究性学习管理办公室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是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展开各项活动,因此课题小组是研学管理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为了帮助研究性学习办公室管理各班级的课题组,班主任挑选各班级能力强的学生任命为研学课代表,协助研学办教师管理各班级的课题,形成了层级式管理模式:研究性学习办公室各班级课代表各课题小组长课题组成员。
为了帮助课代表提高课程管理能力,成为该课程管理的小助手,研究性学习办公室每周一召开课代表例会,负责对课代表进行各项培训。经过规范化、系列化的学生培训,课代表的组织协调能力大大提高,保证了各个班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构建教师管理体系,加强教师管理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此,我校设置了相应的教师管理体系。研究性学习办公室在主管校长领导下,负责对研学导师队伍进行管理。由于所有的任课教师都是研学导师,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每个教研组推选1名教师作为各组研学联系人,协助研学办对各个导师的管理。建立如下的由上到下导师管理模式:主管校长研究性学习办公室各教研组联系人研学导师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t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