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流程与制度》,欢迎阅读!

浅谈流程与制度
一、“流程”和“制度”定义
什么是“流程”,就是合理利用资源,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是一个功能团队正确地完成某一工作的步骤和顺序。比如采购流程,就是指导采购功能团队完成药品采购并入库的过程。
什么是“制度”,就狭义来讲,是指一个系统或单位制定的要求下属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工作制度、财务制度等。制度与制度之间是相对孤立的,如采购流程的制度中,相关制度会有《药品采购合同管理制度》、《报损管理制度》等。
二、流程和制度的区别
1、管理思想:“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不同的企业适用于不同的管理模式,而采用“制度导向”的管理还是“流程导向”的管理,取决于管理者所基于的不同假设:“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
“流程导向”更多的是一种“以导治水”,其基于的管理假设是“人性本善”,特点是以完成工作步骤、顺序作为核心,结合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及其他资源,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设定流程;它是企业管理原则的很好载体;它提倡以“对自己职责的本分”、“对上下游的积极信任”的态度来有效运作流程。
“制度导向”是采取“以堵治水”的办法,基于的管理假设是“人性本恶”。简单的说既是“假如你不做,按制度进行处罚;你要胆敢再犯,加倍处罚;看你还敢吗?”。应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管理模式。
2、全局观念与局部观念的不同
从“流程”的定义中可以了解到“流程导向”是为实现某项功能的一个系统,系统可大可小,整个企业是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内部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独立系统,各系统之间都会通过各流程系统之间的接口建立起紧密联系,最终织成一个涵盖全局的网络系统。
而“制度导向”更多的是针对局部出现执行力问题而采取的奖惩措施,包括对执行人主观态度以及客观过失造成公司损失的处理。
3、思维定势的不同
很多管理人员感叹流程执行难,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管理文化导向表现不同的管理模
式。“制度导向”管理模式的公司,管理者考虑的是“是不是处罚太轻了?”,随即修改制度加重处罚力度。
而“流程导向”管理模式的公司,管理者更多的会从流程实际使用优化的角度出发。管理者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使流程标准更优化”上。通过流程的优化来改善员工的行动效果。
三、流程和制度的联系
尽管流程与制度具有理念和思路上的根本差异,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又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1、流程是制度的灵魂
如果制度不能反应流程,就像失去了灵魂,它的执行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制度无法执行时,往往是它所包含的流程有问题。
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法不责众”情况,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一个制度或规定是不合理的,而不合理的地方往往是它相关的流程与实际情况不符,使得业务流程“两张皮”的现象无法避免。
2、制度是流程得以执行的保证
制度是因流程而存在的,通过适当制度的执行推动流程的执行。
流程是建立在对功能团队信任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对于因个体原因而影响流程功能实现的现象,只有通过制度进行约束,才能得以制止,进而建立流程的威信。
3、“制度”的激励作用可以促使流程改善
过去制度更多的是“处罚”的代名词,实际上,制度中的奖励要比惩罚更容易起作用。而且激励因素往往会促使大家更多的主动关注流程,从而使流程得到优化。
在明白了流程和制度的关系之后,很多企业开始通过一些具体方法的落实,开始尝试把流程管理的思想用于企业制度的建设。比如,把企业中的管理制度按照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分为5种:
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保证生产经营管理秩序的根本性的管理制度。 管理规定:对某专项的涉及到全企业或某一个专业系统内的工作所做出的具体要求。 管理办法:对于一项具体工作、操作步骤或对于一个具体的项目的管理所做出的要求。 实施细则:对于企业管理系统内某一个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步骤所做出的具体规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c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