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论文》,欢迎阅读!

有关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论文
有关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论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应为每一个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的最早的正规教育。这个阶段的教育, 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极强,对其影响往往是终生的。 所以,培养幼儿正确的生活、 学习等方面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好的习惯可以让幼儿受用终生,而坏的习惯则会毁了幼儿的一生。 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手段,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笔者多年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在这方面也一些亲身的经历,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下面就和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和读者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一、发现学幼儿身上的“习惯”,使工作有的放矢
我这里说的习惯,既包括好的习惯,也包括不良习惯。 好的习惯要让幼儿发扬光大,并给别的幼儿做榜样;坏的习惯,要让他们及时纠正。
现在由于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幼儿的性格、行为习惯呈现多样化。 幼儿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不良好习惯”,第一个是娇生惯养,没有自理能力, 缺乏自理意识。 主要表现是,吃饭、上厕所、穿衣这样最基本的事情都要别人帮助才能完成。 有的幼儿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根本不愿意自己动手。 第二个是自私。 有了好东西,有了好玩的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经过长期观察、研究,我发现,自私的幼儿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家庭条件都比较好,特别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管的幼儿这方面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第三个是好动。这一类幼儿现在不少。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幼儿得到“多动症”,到处求医问药,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其实,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很容易就能解决。还有一些个别现象,比如:有的幼儿不
爱说话,不愿意和小朋友交流,平时喜欢自己呆在一边,上课也不爱发言。 这样的幼儿往往是缺乏自信心的幼儿,他们总是害怕出错,害怕其他小朋友们笑话, 所以就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还有的幼儿特别爱表现,教师提的问题,无论会不会,他(她)都要举手,你不让他说,总觉得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你让他说,有时他的回答却很不着边。当然, 也有很多幼儿由于家庭教育好,所以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比如有的幼儿平常很有礼貌,说话做事都很得体;有的幼儿对集体的事情非常热心,班里什么工作都抢着干,而且助人为乐;有的幼儿,学习习惯非常好,读书写字都特别认真,注意力也很强,所以学习效果自然就很好。
二、导引并用,纠正幼儿身上的“不良习惯”
一是教师要让自己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大人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作为幼儿第一个意义上的老师,对于幼儿的影响更大。 要记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必须自己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习惯,就让自己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要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比如让幼儿守纪律,教师就必须首先按时上下班,遵守上课时间;让幼儿热爱班级,自己就要对班里的事情荣誉、物品等等加倍珍惜;要让幼儿节俭,自己就要不浪费粮食。 二是要让好幼儿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其实幼儿并没有“好”“坏”之分,此处所说的好幼儿,指的是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幼儿,或者说比起一般幼儿, 身上的好习惯多一些的幼儿。 如果说教师作为榜样,会对于幼儿形成良好习惯产生重大影响的话,幼儿对幼儿的影响到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孩子们互相之间在一起的时间才是最长的, 如果利用好这一点,在幼儿中树立一个或几个榜样,让班里的幼儿向他(她)学习,将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是要与家庭形成全力。幼儿的'习惯的形成不是单个因素造成的,改变幼儿的习惯也不能只靠幼儿园一个方面。 教师要积极和幼儿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的表现,特别是对幼儿的不良习惯,要和家长一起规划纠正方案。 同时,要求家长在家里做孩子的榜样, 并对孩子严格要求。这样就能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几点感悟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经验,也有一些感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a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