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研究

2022-12-25 18:2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研究》,欢迎阅读!
组织建设,基层,高校,教学,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研究

作者:王淑敏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6

要: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实施教学管理的最主要的组织,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其运行与管理应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结合人才培养的规律,不断改革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现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也称为教研室,承担着高校基层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既是基层教学织,也是研究组织,是高校的基础工作。高校教研室运行的状况,直接反映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水平,也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加强高校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现状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是基层的教学研究组织,直接管理教师,最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又直接面对学生,最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是连接的纽带,对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着独特的作用。

1.修改制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本校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组织教研室老师为学生制订适合的教学大纲或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2.选定或编写教材。根据本校实际,结合教师意见及学生的发展特点,选定合适的教材或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

3.优化各教学环节。教研室具体落实各项教学任务。在期初、期中和期末根据不同的需要安排教师做好备课、教学、辅导、考试等环节,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并做好教师各项教学资料(教案、试卷等)的收缴及保管。

4.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根据教师的特长及专业,扬长避短,合理安排教师的任教课程,做教学任务的分配,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5.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教师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并进行因材施教,根据教研活动计划为教师提供听评课、教研活动等互相学习切磋机会,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切实提高每个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科学研究。教研室还是基层的科学研究组织,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学术领域结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研究,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二、当前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的发展中,各个高校的重点主要放在硬件建设上,因为硬件设施是比较容易被认可,也更容易实际评估和测量,而教研室建设容易被忽略。在实际教研室运行过程中,真正开教学研究活动并不多,教师之间相互研讨、交流亦不多,科研也逐渐成为个人行为,很少在教研室层面统筹和安排。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对教学改革关注不够,教学活动研究偏少

由于基层教研室不同于高校行政组织,管理较松散,其任务大多没有硬性规定,随着生源增加,教师的教学任务增多,又受到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影响,使得许多教师更多地关注课题立项、结项,关注论文发表和编写教材等有利于职称评审的方面,更有部分教师为了经济益,还有社会兼职,忽视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每学期制订教研活动计划时,没有很好地征求成员的意见,使得教研室活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遭到消极对待。有的教师对教研室安排的教研活动不感兴趣也不予以配合,从而影响了整体教研室工作质量。而教研室的研究和交流活动减少,影响了基层教学组织作用的发挥。 (二)权责机制不明确,管理措施不力

各高校在对教研室的管理中,缺乏明确的管理机制及方法。仅对教研室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并没有具体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办法,或者即使有一定的管理办法但在实际中也比较难落实。这些都影响着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教研室在内部管理中,也缺乏对教师进行有力监督和管理制度和机制。

三、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与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应通过一定的途径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基层教学组织教学、科研和服务学生的能力。

(一)统筹规划,优化内部结构

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教研活动、学术活动、教学观摩等。教研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完善的工作计划。每次教研室活动应精心组织,切实提高活动实效。教研活动前应确定主题,抓住教学科研中的重点、难点,在教研活动中集中研究、解决问题。同时要加强对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研活动的考核、督查,加强对教师参加教研室活动的考勤。教研室工作计划应按教研室基本职责内容,学期末需逐项对照、检查,审核完成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教研室工作总结 (二)搭建平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在教研室内形成团队,共同承担一个课题,或共同编写一本教材,这样要比单打独战的效果更好更快。通过团队建设,给教师提供一个健康的学术氛围,也有助于形成教师间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针对目前师资队伍建设中一些问题,教研室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年龄、专业、学历、职称等方面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制订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计划,加强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和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的培训,注重建设专业梯队。另外,要组织教师交流学习,鼓励同专业教师之间相互听评课,取长补短,做好以老带新,促进共同提高。 (三)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与考评体系

学校应制定相关的评价指标,考评内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教研室基本建设——师资队伍、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教材建设等;二是教学运行及管理——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改革、教研活动、课程建设、考试管理、实践教学;三是工作成效——教师授课质量、教学果、科研成果等。考评的办法采取在教研室自评的基础上,由学院考评审核。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强对高校基层教学织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彦,满都拉,张立军,任洪宝,刘宗瑞.当前高校教研室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民族高教育研究201405.

[2]周玲.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0M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