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中华字经》世间最神的识字教材》,欢迎阅读!

《中华字经》
-------世间最神奇的识字教材
一百多年前,古代只学2780字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就能过识字关,今天的孩子却要学30多万字的12册小学语文课本才能过识字关。同样的效果学习量增加了100多倍。在全社会高呼为儿童减负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现代的语文教学究竟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
中华民族的DNA
“识字难”是中国教育的“拦路虎”,而我们却一直对它束手无策。直到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专家们承接了国家大型识字项目,耗时三年构思了一部奇特罕见的超级识字教材——《中华字经》,让6岁的孩子6个月达到6年级的识字量和阅读水平,才彻底攻克了这个举世公认的识字难题。
《中华字经》教学理论继承了我国二千多年来识字和阅读分段教学的历史经验。批判了“边识字,边阅读”和“看图识字”的教学观念,遵循不学2000字不得读书的古训,独辟蹊径,推出了识字、阅读的专业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它运用了“分割识字”原理,按照文、句、词、字的顺序教学,每天一小时,三个月攻克识字关;在阅读教学中,它运用“全脑速记”原理,按照字、词、句、文的顺序教学,同样每天一小时,三个月攻克阅读关。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取得了语文教学的惊人突破。
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5万名儿童参加了实验。结果表明:普通儿童学习三到六个月,达到六年级识字量和阅读水平的学生占到82%,识字阅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占到99%。孩子们已经成群、成班,甚至成园、成校地变成了普通意义上的“小神童”。
儿童识字要赶早
实验结果震憾了教育界。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核心期刊《语言文字应用》专门为课题组出版了25万字的《幼儿识字研究专辑》。在这部专辑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党主席,语言文字学家许嘉璐先生、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儿童语言学家李宇明教授、北师大语言学家陈国眉教授、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茅于燕研究员、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孙宇浩研究员、关协专家委员会心理学家荆其诚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心理语言学家佟乐泉教授、普通话和语言教学研究室张一清研究员等一批国内著名学者和专家,从语言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各个角度论述了幼儿识字的理论和观点。阐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早识字的孩子未必早成才,但是早成才的孩子一定要早识字”。 走出国门天地宽
《中国教育报》等国内100多家报纸和互联网站报道了《中华字经》“只学一篇韵文,便识天下汉字”的神奇效果,在全国掀起了巨大的冲击波。在教育部和中国侨联有关部门的关心下,这一成果迅速在学前和学龄儿童中广泛应用,很多省市的教育机构在当地申请立项并开展实验教学。仅仅几年的时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识字“神童”如雨后春笋。《中华字经》引导的一场识字革命在幼教和小教语文改革的大潮中领军而出,势不可挡。
实验结果同样引起了海外的高度关注。新加坡引进了《中华字经》教学后,18节课学习了1000个汉字,《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对这一结果做了大篇幅报导,最大的华文电视台做了现场直播。2004年3月17日,新加坡华文教育委员会主席在国会专门陈述了《中华字经》在华文教育中的作用。教育部语用所在新加坡设立了第一所海外华文教学基地。新西兰前总理詹妮费·西普利女士和马来西亚政府黄家定部长会见了《中华字经》的发明人,郑州大学的郭保华教授。马华协会决定在全国1300多所华小中推广《中
华字经》。英国格林威治中文学校使用《字经》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国际频道做了专题采访。全球教育管理集团已经签订了合作协议,投资成立全球汉语学院,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华字经》。香港中华国际汉语研究院已将《中华字经》作为《中国语文水平考试(YSK)》的汉字教材。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大学正在洽谈引进《中华字经》识字阅读系统。
奇思妙想为孩童
《中华字经》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识字课本。奇妙之一在于全文4000汉字没有一个字是重复使用的,当你学完这篇韵文时,就等于学完了人生常用的全部汉字。奇妙之二在于它是我国第一部音乐伴奏的吟唱式教材,孩子们能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中将4000汉字唱出来。奇妙之三在于它能集识字、组词、习韵、正音、学知于一身,是诸多识字方法的集大成者。奇妙之四在于它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按照汉字使用频率编写的《韵文式常用字表》。这个“字表”包括了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用字2500个(小学字量);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规定的常用汉字2905个(初中字量);国务院公布的常用汉字3500个(高中字量);计算机国标字库的基本字3755个(常用字量)。据国家标准总局对汉字字频的统计结果,它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章用字的99.81%,几乎是中国人一生中常用的全部汉字。
书读万卷字为始
《中华字经》的创作与专家们的教学思想是紧密相联的。他们认为识字是学习汉语的切入点。过了识字关,阅读和写作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是百年以来,我们总是模仿英语教学把阅读作为切入点,甚至提出了“先阅读,后识字”的极端观点,这是一个根本性错误,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屡改屡败”的原因。英语学习的起点就是阅读,所以西方提出了“早期阅读”的理论。汉语因为多了“字”的环节,所以学习的起点只能是识字。自古以来我国“蒙学以识字为要务”。这是由文字的性质决定的。只要过了识字关,阅读问题会迎刃而解。
但是拥有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言文字,却没有一本像天下第一字书《千字文》那样的高效识字课本,能一统天下1400年而不衰。《中华字经》就是奔着这样的目标,在继承中华民族数千年蒙学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汉语二次构词的特征创造出来的传世之作,是我国二千多年识字理论的厚重积淀。它不仅是儿童早慧的识字教材、还是学生受益终生的百科经典,更是弘扬中国文化的启蒙篇章。
内容形式都精典
《中华字经》的内容分为天文、地理、人伦、大道、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体育„„等五十类经典知识。其中所论及的知识范围,即便是大学毕业生也未必全部掌握。一字可能指一物品、一词可能指一事件,一句可能指一典故,一节可能指一历史。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一遍有一遍的收获,阅读一遍有一遍的长进,不仅能学到人生汉字,更能学到门类众多,终生受益的文化知识。
《中华字经》的版式是邀请众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专门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的。首先它考虑儿童视觉发育不全的因素,将汉字放大到16平方厘米,实现了图形辨认,这是目前所有识字课本没有做到的;其次,它根据儿童的视敏度,将汉字分成不同等级,用最敏感的红色系列表示高频字,造成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次,它在保证语感完整性的前提下,使每句韵语都处在最佳视觉记忆区内,将记忆干扰减少到最低程度;最后,它的内页采用国际流行的环保底色,能使儿童阅读课文不疲劳。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保证了儿童记忆汉字的准确性,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华字经》课文用色彩标明了汉字的使用级别。大红色一级字,对应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规定的甲级字800个;玫红色是二级字,对应HSK规定的乙级字804个;紫红色是三级字,对应HSK规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u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