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摘要:对教育事业的质量以及孩子们的未来,幼师的职业幸福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师由于自身身份及地位特殊,因此幸福感不足,为此,社会各界及幼儿园必须要注重这一群体,提升其薪资待遇、社会地位,为其提供发展契机与平台,促使幼师对自身的职业充满期待,进而可以满腔热血的投身到幼儿教育事业中来,并取得良好的成绩。这种获得感的萌发将使得幼师产生幸福感,使幼师对教育更加热爱,对自身的工作更加热爱。
关键词:幼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前言:
幼师在教育教学期间,达成职业理想、发挥才能、满足需求的一种连续不断的快乐体验,即幼师职业幸福感。基于此,文章对幼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进行了详细研究。 1提升幼师职业幸福感的意义简析 1.1有利于培养幸福的幼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拥有快乐、幸福和对世界的乐观享受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有教养的人。教育学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个体体验幸福,促进幸福意识提升,发展幸福能力。幸福教育是教育的人文价值目标,是以人的幸福为目标的教育,旨在培养幼儿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和给予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的实现是一个和谐统一的过程,从幼儿的伦理、生理和心理幸福三个方面实现和谐统一的过程。教育的幸福来自师生之间的生命对话,幼师不单单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而且是人类进步的促进者和人类幸福的奠基人。幼师的幸福是实现幸福教育的关键。拥有了幸福的幼师,才会有幸福的幼儿。 1.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师幸福感是实现幸福教育的重点,是幼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和精神动力。只有幸福的幼师才能创造幸福的幼儿和幸福的教育,而教育对象是幼儿,是不同性格的青少年。幸福幼师在对待幼儿时会赋予真情实感,而不是在流水线上处理产品,幸福的幼师有创新的灵感和无尽的教育资源,让整个教育过程成为真、善与美的和谐统一。如孟子一样为能够教授天下英才而快乐,使他能够自由地,创造性地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来进行教育活动。只有教与学的双方都放弃了互动中的所有世俗和外在的顾忌,沉浸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最终才会实现“孔颜乐处”的境界。 1.3有利于形成职业认同
各样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幼师铸就的,幼师可以为满足人民的需求,为社会鞠躬尽瘁;幼师的工作能获得真挚的情感,符合人民和谐、融洽的情感需求;也可获得科研成果,满足人们创造的需求。在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幼师在正确认识幸福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执着,自由地达到自己的职业理想,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进而在教学工作中,幼师实现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一种状态,即幼师职业幸福感。应认识到幼师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幼师的发展不能局限于专业发展,幼师的生命价值及职业息息相关,幼师的发展是专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和谐统一。幼师实现理解,实现美学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最终源于幼师的幸福。在实践
教育中,实现幸福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追求职业幸福和自我实现。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对幼师的自我实现及发展进行不断推动,激发其职业的热情,让其职业成为人人都羡慕的职业。 2影响幼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阐述 2.1幼儿积极的生命转向
幼师的生存状态决定着幼儿的未来发展,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为推动幼儿有效的转化生命,确保幼儿在未来成长为有价值的人,除此之外,还可以确保幼师的职业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每次产生的积极改变,都是幼师取得幸福感的关键材料。一般情况下,镇区的幼师认为幼儿获得的成就是幼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证明,能够让幼儿在彻底蜕变中加强对教育和生命成长的力量。经过调查得知,在影响幼师拥有的职业幸福感因素排行中,超过百分之五十三的幼师选择“幼儿的进步”。 2.2工作环境舒适度
环境并不意味着物质空间的纯粹结合,还包括一定的行为倾向和精神氛围。其不仅体现在个体事物的走遍分布与排列方面,还呈现在个体事物周边的独特互动与个体的自主倾向。个体在不同环境中行为和心理状态上具有相当程度的特殊性。通常来说,美丽整洁的环境能够使幼师工作的更加轻松、充满活力和精神饱满。若是处于较为混乱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就会出现压抑、低落的情绪。通过相关的采访得知,处于舒适的工作环境是推进幸福感的关键且积极的因素,普遍受到幼师们的提及。幼师觉得较长的假期与校园安全整洁的环境是幼师感到幸福的部分。
3提升幼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研究 3.1主动参与主体发展
幼师主体性发展是主体教育的重要主题。教育教学研究是幼师不断拓展自我主体性的重要途径。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人的基本精神需要是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探索和追求。幼师主体性的成长能促进幼师意义世界的构建,进而使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幼师研究意识的唤醒高度依赖于幼师的自我觉醒、自我思考。幼儿是幼师研究的主要对象,幼师应该从与幼儿的交互活动中汲取自我主体性发展的力量。通过反思—改进—实践—理论—验证,实现教学相长。利用工作室、研究团队、学科组、教研室等增强幼师间的合作交流,利用学习培训、专家讲座、沙龙活动吸收他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通过成果展示、出版发表、网络分享等方式传播与扩散个人的研究心得,参与班本或校本以及学校改革的研究,关注幼师评价制度的研究,通过自我教育理想探寻、自我教育教学活动反省不断向内挖掘自身,除了传统的阅读、观摩、培训、跟岗学习外,镇区幼师还应该运用互联网技术让自己与他人、世界进行更广阔的交流。
3.2提高幼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
中央关注教育的具体表现是修订了《义务教育法》,对幼师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作出了规定,符合国际标准。幼师享受公务员待遇,幼师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这说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幼师的福利待遇。但要真正提高幼师的福利水平,取决于他们的经济地位和专业声誉。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幼师不能是个无所不知的全才。人们对幼师的期望过高,会给幼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更加理解和支持幼师。只有有一个健康的幼师,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同时,各级社会部门要正视幼师专业的重要性,提高幼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水平,使幼师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让幼师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结束语:
幼师的职业幸福感对幼儿的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工作绩效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从工作特点来看,高工作要求会降低幼师的职业幸福感;充足的工作资源会提高幼师的职业幸福感,在高工作要求与职业幸福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从个体特征来看,幼师职业幸福感存在性别和职称差异;人格、依恋类型、职业认同和应对方式等心理特征对幼师职业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减轻工作压力,丰富工作资源,塑造积极人格,增强专业认同感,加强团队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幼师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王钢,张大均,刘先强.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04):442-448.
[2]王钢.幼儿幼师职业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06):616-624.
[3]曹婧.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33(S1):78-82. [4]王钢,黄旭,鲁雪,张大均.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职业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06):753-760.
[5]马广荣.微山县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6]潘聪绒.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探讨[J].心理月刊,2019,14(08):4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i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