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

2022-10-09 20:1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欢迎阅读!
婴幼儿,干预,人格,早期,行为


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方法 66新生儿进行了婴幼儿早期行为干预的研究 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33例。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养育指导,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全人格培养的个体化指导。婴儿2个月内时由其父母填写人格量表, 14个月及2.53岁阶段进行儿童气质量表的评定并进行比较, 2.53岁阶段进行人格发展趋向量表PTSC及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定。结果 14个月的婴幼儿两组儿童气质量表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2.53岁的婴幼儿 干预组儿童气质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神经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人格发展趋向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行为干预可有效促进婴幼儿的健康人格发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期行为干预;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

目前, 我国育儿理念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智力发育, 但是一般都忽视幼儿的健康人格发展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调查数据表明, 国内415岁儿童13.86%存在心理行为问题, 高达13.5%的儿童存在社会适应问题[1]03岁是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 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健康人格发展对其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为了探讨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 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66例, 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33例。入选标准:①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64.0 kg;②足月分娩, 围生期未发生窒息状况;③母亲的妊娠期、新生儿期未患有严重疾病;④父母可以亲自养育。干预组中3例失访, 失访率为9.1% 对照组中5例失访, 失访率为15.2%。失访的原因主要有:因搬迁而失去联系或路程遥远不便随访;父母不够重视而退出该研究父母工作太忙没时间;幼儿生病而退出等。对照组的失访率高于干预组, 可能是由于没有专业性指导及教养计划 母的依从性较干预组差而导致的。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学会批准, 所有对象的家长均被告知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婴幼儿年龄、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养育指导,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健全人格培养的个体化指导。具体干预措施为:①针对新生儿242 d幼儿的父母, 由专职的保健医生简要介绍早期行为干预的目的及方法, 争取父母的同意后, 详细向其讲解干预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同时发放本院自制的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早期行为干预手册。由专职保健医生指导父母如何给婴儿按摩, 导婴儿体操及运动训练。②叮嘱家长需定期来本院门诊部随诊:0.05对于2.5




3岁的婴幼儿 干预组儿童气质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 2 两组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评分的比较 干预组婴幼儿MDIPD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具体见表2



2. 3 两组婴幼儿人格发展趋向量表评分的比较 干预组人格发展趋向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具体见表3



3 讨论

健康的人格是由先天性气质及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3]。先天性气质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后天又被杏仁核的活动(原始情绪控制中枢)所影响[4]。新生儿的杏仁核、下丘脑、大部分脑干功能已差不多完整, 但人类的高级情绪控制中枢所在部位大脑皮质前额叶,需出生后68个月生理功能才能完整, 且在三岁前其可塑性非常高[5]。因此, 在婴幼儿时期进行健康人格的早期行为干预, 可有效促进大脑皮质前额叶神经通路向正确的方向完成接线, 促使良好的行为加强, 给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及发展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 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一旦形成, 再进行纠正难度比较大, 但是如果早期就进行行为干预, 培养正确的心理态度和良好的行为较容易。本研究显示, 干预组儿童气质量表、人格发展趋向量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P0.01。表明, 早期行为干预可有效促进婴幼儿的健康人格发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忠秀. 1131 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医学社会 2007 20258-59.



[2] 徐萍,朱华,刘淮,等.早期行为监测与干预促进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研.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 223289-291.



[3] Conroy S Marks MN Schacht R et al. The impact of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 on early infant care.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010 453285-292.



[4] Lauzon-Guillain Bd Wijndaele K Clark M et al. Breastfeeding and infant temperament at age three months. PloS one 2012 71 e29326.



[5] Pickles A Hill J Breen G et al. Evidence for interplay between genes and parenting on infant temperament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monoamine oxidase A polymorphism moderates effects of maternal sensitivity on infant anger pronenes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13 54121308-131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V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