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代诗话和词话》,欢迎阅读!

宋代诗话和词话
诗话这种特殊体例的文学批评形式,其兴起、发展、繁荣于宋代,一般认为严格的诗话之源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诗话的内容一般是记载诗人轶事、诗坛种种情况,诗歌优劣品评,创作理论主张等关于诗歌的各种事情。其在北宋前期并不多见,在江西诗派兴起以后才大量涌现。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对诗法有各种细致的分析,且形成了固定的诗歌爱好和传习圈子,这都对诗话的兴盛提供了条件。江西诗派的不少人自己也有诗话著作,北宋陈师道有《后山诗话》,南宋吕本中有《紫薇诗话》《童蒙诗训》等等。诗话的发展和观点和宋诗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北宋比较有价值的诗话,有惠洪的《冷斋诗话》,这本诗话的观点受到苏轼的极大影响,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趣味,但是也对黄山谷多有推崇。此外还有范温的《潜溪诗眼》,主要受到黄庭坚的影响,重视法度,尤重炼字。不过它还结合了一些禅学,以贵识和善悟来论学诗,可能对严羽有一定影响。叶梦得还有《石林诗话》,其主要观点是批评黄庭坚,开严羽之先河。其一禅宗妙悟来谈诗歌的艺术境界,强调意与境会,倡导自然天成“初日芙渠”的风格,还要求有“弹丸脱手”一般地圆熟晓畅。
南宋的诗话比起北宋更加繁荣,资闲谈的内容减少了,论句法评诗作的内容多了,理论色彩更加浓厚,很多都有了完整系统的结构,而不是单纯的语录结缀。其中比较重要的著作有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其大概在南宋前期写就,上卷是一篇相当完整的诗学论文,要求诗人要咏物和言志结合,关心现实,但在道得人心中事之外,更要有含蓄余蕴的余味。它有特色概念“中的”,强调要用意境把情物两者传达给读者。葛立方的《韵语阳秋》则是一部反对黄诗,提倡欧苏的诗评论著,反映了南宋诗歌的转向。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是南宋后期重要的诗话,其不谈具体评论,而是言简意赅地说理,很有特点,其思想上承杨万里而下接严羽。范晞文的《对床夜语》在《沧浪诗话》以后,其价值在于第一次提出了情景交融的概念。
词从唐五代开始发展的,到了宋代兴旺起来,词话则是到了南北宋之交才诞生的,有李清照的《论词》,在这之前的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论述。词论的中心是婉约和豪放两派的争论,其表现为“何为词本色”的讨论,并且贡献了本色当行这个概念。反映北宋前期婉约派词论观点的,是晏几道为其词集《小山集》写的序言,认为词就是用来“娱宾遣兴”的。与之相对的则是苏轼,认为词在内容上和诗是一样的,因此开豪放壮阔的词风。这就引起了词传统一派的不满,陈师道曾经批评苏轼以诗为词,就像韩愈以文为诗,不够适当,不够“本色”。这反映了婉约派的观点——词相对于诗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本色
和当家语。
婉约派代表就是李清照,她前期有《词论》专题讲此问题。她提出词不同于诗,“别是一家”,尤其在声律要求上要比诗严格很多,而在内容上则提出铺叙、典重、情致、故实四个要求,于是经典地总结了婉约派的创作——但是她后期创作多有超越自己这些规范之处,另开婉约派的清新之风。
南宋的词论则是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为主流的,在两宋之交有王灼的《碧鸡漫志》,是一部比较重要完整的词论著作。其认为词就是乐府,分析了词的历史,对宋诗的评价则特别推崇苏轼的豪放词,但也对婉约词作出了肯定,不过特别点名柳永李清照批评。南宋中后期则围绕辛弃疾词有一些关于词的看法,有范开的《稼轩词序》和刘克庄的《辛稼轩集序》,推崇稼轩豪放之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