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材的保存

2023-01-13 23:5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常用中药材的保存》,欢迎阅读!
中药材,保存,常用
常用中药材的保存

广东人偏爱中药材,无论是煲汤还是炒菜,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总是少不了的,按照季节来食用夏天能降火、秋天能滋阴。也因为这一偏好和习惯,一般广东人家里往往不多不少都备有些常用药材,如枸杞子、淮山、玉竹、沙参、罗汉果等,这些中药材如何保存才不容易发生霉变、生虫?中药材放久了会“过期”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丘振文副主任中药师介绍,家庭常用的中药材,如果短时间内不能用完,最好使用妥善的保存方法,例如密封、冷藏、干燥等。

霉变、生虫、变色建议最好不用

生活中,精明的“师奶”们在外购物总不忘看一看生产期和保质期,但中药材往往有生产期却没有保质期限。印象中,炮制过的中药材总能放置不短的时间。但到底能放多久?许多人却并不清楚。那么,中药材到底有没有保质期呢?放置久了的中药材是否还能食用?

丘振文表示,按照现行的国家药品管理法规要求中成药是有保质期(有效期)的,而大部分中草药没有实行批准文号管理,也没有标明保质期限。但中药材的保存时间,跟保存的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储存不当,中药材很容易会发生变色、形状改变、变味、虫蛀、发霉等情况。“中药材的外观颜色跟其所含有的成分有密切关系,如果变色了,药材的有效成分就可能降低甚至改变了,如果是轻微的变色,气味没有太大的改变,也没有发霉和虫蛀,那么还可以使用。但颜色变更较大的就建议不用了。”丘振文解释,同样的中药材如果气味改变了,表示其中含有的易挥发成分(如挥发油)已经散失,那么药效就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因此挥发油类的药材最好尽快用完。另外,中药材如果发生了形状改变、虫蛀、霉变等就最好不要再使用了。

2-8℃,最理想的储存温度

首先必须要强调的是,一般普通的中药材无论保存多么好,药效都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弱。但药效流失的程度与保存的温度、湿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家庭常用的普通中药材,适宜储存在


阴凉地方。“温度越高,越不利于中药材的储存,高温会加速有效成分的变化,尤其是含油脂较多的药材如陈皮、肉桂等会增加其挥发(走油)的现象,而阿胶等动物胶之类中药材则会因为温度过高使药材本身融化变形。”

丘振文提醒,中药材放在阴凉的地方,除了不让温度过高之外,还可以有效避免光照。光照会使多酚及色素成分被氧化而变色,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如金银花等花类药材若曝露在光照下时间长了或者光照强度过大很容易就使色泽发生变化,成分损失得就比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会把中药材放在冰箱中,丘振文建议可以放在保鲜室,而不需要放在冷冻室。如果放在冷冻室,那么在取用时的反复解冻反而会影响药效。而最理想的储存温度是2-8摄氏度。

保持干燥,湿度最好低于9%

中药材的储存,除了要注意温度之外还要注意储藏的湿度。丘振文介绍,一般中药材都经过加工炮制,一旦湿度过高,炮制过的药材就会受潮变软,影响有效成分。而且当环境温度处于20-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75%以上,同时中药材的含水量超过15%时,微生物尤其是霉菌最容易繁殖。而温度在16-3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60%以上,中药材的含水量超过11%时候,十分有利于虫子的生长,也就是说容易导致或加速虫蛀的影响。因此,一般中药材储存最理想的湿度是低于9%

中药材不要储存太久

丘振文建议,选购中药材时要注意观察外观和气味,避免买到旧药、陈药,根据需要的分量购买,别一次买太多以至于用不完。质量好的中药材,放置在密封性好的容器,加上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保存得较久。可以根据近期的食用计划取用多一些备好,以减少密封容器的开封次数,能起到更好的储存效果。

另外,不同的中药材的特性不同,也有不要的储存需求—— 枸杞子:由于含糖较多,极易吸潮泛油、发霉和虫蛀,而且由于成分的色质也极不稳定,容易变色,是比较不容易储存。枸杞子的水分含量比较大,外界湿度稍高就容易受潮。因此可以用酒精消毒好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bq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