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批次管理规范》,欢迎阅读!

文件编号 QW-22 第B0版
批次管理规范
文件版本 生效日期 页 次
第 1 页 共 3 页
1 目 的
本文件规定了产品实现过程批次管理的控制内容及要求。 2 范 围
本文件适用产品实现过程批次管理的控制。 3 术语和定义 3.1 批次管理
指在生产产品实现全过程中,严格按一定的批号和数量,分批加工、验收、入库、装配和交付的管理方法。 3.2 五清六分批
五清指:产品批次清、质量状况清、原始记录清、数量清、炉批号清;六分批指:分批投料、分批加工、分批转工、分批入库、分批装配、分批出厂。 3.3 转工零件
指需要从一个承制单位转到另一个承制单位加工的零件。 3.4 批
按照相同的技术文件,在生产条件稳定的状态下,一次投入或产出的一定数量的产品。 3.5 批量
批中所含单位产品的总数。 4 职 责 4.1 制造工程部
a) 负责生产过程批次管理的归口管理;
b) 负责督促和指导生产操作人员实施批次管理; c) 负责保管与批次管理的关的记录。 4.2市场部
a) 负责采购及产自制产品的入库、发放的批次管理; b) 负责保管采购及产自制产品发放的记录。 4.3 管理部
a) 负责协调解决批次管理中发生的问题; b) 负责对批次管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文件编号 QW-22 第B0版
批次管理规范
文件版本 生效日期 页 次
第 2 页 共 3 页
5 基本要求
5.1 实行批次管理的原则
5.1.1 实行批次管理的产品,必须做到“五清六分批”;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5.1.2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施工转移单或其它有利于批次管理的规范的卡片等进行批次管理。
5.1.3 在实施批次管理中,必须实施标识管理,具体按Q/LZ TS3.722文件的规定执行。 5.2外购配套件、外包件发放的批次管理
5.2.1 发放外购配套件、外包件时,必须保证是同一批号的产品,并具有相应的原始凭证和质量证明文件,做到先入库先发放的原则。
5.2.2 外购配套件和外包件入库、保管,应具有批次标志和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按批次进行发放和流转,做到先入库先发放。 5.3 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批次管理
5.3.1 生产过程使用施工转移单进行批次管理。
5.3.2 生产班组领取坯料、配套件后,应按批号等进行分类摆放和标识。
5.3.3 产品加工过程中批与批之间,应严格控制和区分,做到前批未清,后批不投,严禁混批加工。
5.3.4 为便于生产管理和加工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承制单位应合理的确定每批的批量大小,在制品管理员按确定的批量填写施工转移单,并随同该批零件流转,每道工序完成后由操作者如实记录,施工转移单的使用和管理。 5.4 产品检验的批次管理
5.4.1 检验人员必须按批次进行检验,按批次开具合格证,并在施工转移单上记录。 5.4.2 需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由责任班组进行返工、返修。对不能返回原批次的返工、返修品应重新组批后流转,同时做好批次记录。
5.4.3 经检验合格的成品,检验人员应按产品包装批量的规定要求进行组批,编写批次号并标识,应对每一批次包装产品所组成的加工过程的批号进行记录,填写 “连杆总成检验原始记录”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5.4.4 组批合格后的产品应按规定批量提交验收。产品验收时发现的不合格品,可返工的产品应及时进行返工,经返工合格后,返回同一批号;当不能返回同一批号时,可组在下一批中。
5.5 产品包装、保管的批次管理
5.5.1 产品包装应按检验班验收合格的批次进行包装且与原始记录保持一致。 5.5.2 检验人员应对包装产品的批号或产品编号进行记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