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代史小论文

2023-02-24 06:4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中国近代史小论文》,欢迎阅读!
近代史,中国,论文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直到现在。从194910月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从1956年底至今是社会主义社会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 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整个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时代,是从遭受侵略奴役的弱国变为世界政治舞台上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强国的时代,是中国社会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这170年中,中国的社会制度一共发生了三次变化。 第一次社会制度变化是,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变化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而新兴的工业国家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鸦片,并借林则徐虎门销烟之机,"保护通商"为名侵略中国。经过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再加上之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以及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使中国从此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近代化艰难起步,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

1




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中国近代史的两大主题是反侵略和求民主。反侵略是中华民族和外来侵略者的民族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社会”;求民主是中国人民和封建主义或势力的阶级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封建社会”。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通过斗争,将民族矛盾化为民族独立,将阶级矛盾化为人民当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国。



第二次社会制度变化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这一变化开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也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建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及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0 1956年底,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或转变时期。此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治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以国营经济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面临首要任务是巩固新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这其中包括以新中国建立、巩固新政权、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中心的一系列内容。此时期中国的社会形态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极为严峻复杂,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及镇反运动这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巩固了新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上为了更快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又在经济战线上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没受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精简机构、整编军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到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及超额完成,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第三次社会制度的变化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一变化开始于1956年底,一直至今。

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及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正式步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一步步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其中中国遭受过三年经济困难和文革这样严重的挫折。虽然“左”倾思想抬头时,党和国家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纠正实际工作中的错误,纠“左”,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的全面贯彻使国民经济得到调整与恢复,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取得了新成就,但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未从思想深处认识“左倾”错误,导致政治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Tx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