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团建设与综合实践课结合》,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团建设与综合实践课结合
作者:高波
来源:《教育》2014年第31期
我国中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历史比较悠久,随着高中新课程学分制及“多位一体”教学模块的实施,学生社团将逐渐成为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成分,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展示才华智慧的重要舞台。 研究背景
社团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所在学校大部分学生至少参与了一个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和社团骨干成员的协助下,结合不同社团属性特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了对每一位同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首先,由于社团是面向整个学校招生,所以针对社团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对于打破固定班级的教学模式具有突破性意义。其次,由于社团建设对校园文化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如果分开进行,势必会挤压学生在学校其他方面发展所需要的时间,现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再者,因为社团成员间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进行中,有效克服了在传统班级课程教学中学生兴趣点不一致、能力参差不齐的弱点。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在指导教师对社团进行指导与课程开发的时候,教师的教育自主和教育实践有了更大空间,活动过程及后期的评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还能促进学校评价体制的变革和校园文化的重建。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 以演讲社运作模式为例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1年申请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重点课题《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研究》。在学校课题组引导下,多位教师参与并指导了演讲社,大家围绕演讲进行了多种思考与实践。具体的操作模式如下:
学校成立社团干部培训班 该班任何学生均可参与,学校聘请相关老师参与社团成立、管理及活动实施。在教师指导下,学校通过小组合作完善自己的社团申请书,确定自己的指导老师,并递交学校批准。
公开招聘社团骨干成员 社团成立方案获得学校批准后,遵从社团执行方案,在社团自主选择和学校委派的结合下确定指导老师,并在指导老师签字后,学生领出经费,进行社团组建。通过学校广播站和宣传栏发布,公开招聘副社长、宣传部长、财务部长等社团骨干。然后,号召社团骨干发挥一切力量,在全校范围内招聘社团成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