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车间管理创新

2022-10-20 02:09: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标准化车间管理创新》,欢迎阅读!
管理创新,车间,标准化
标准化车间管理创新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标准化车间的作用

为确保油田整体效益,实现产能超越,促进油田企业形成技术序列和内部产品。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资源,不断适应和大力推进工业化、预制化、模块化、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车间管理的创新势在必行。

同时车间管理又是所有生产企业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所以如何抓好车间管理是企业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单位结合当前油田企业发展趋势以及标准化车间特点,提出以下管理思路。一、强化自身优势,凸显资源配置价值

我公司标准化车间建于20223月,总面积约8500平方米。包括五个辅助功能区,主要包括原材料安置区、成品安置区、喷砂防腐作业区、办公生活区和道路系统。内部配备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切槽一体机、多功能管道对中中心、自动弯曲焊机、悬臂自动焊机、大型剪板机、折弯机、起重机、车床、铣床、刨床等大、中、小型设备。公司现有员工119人,其中高级工程1人,专业技术人员7人,管理人员37人,操作人员74人。 标准化车间主要针对炉前工艺及泵房工艺模块预制、计量间阀组、集油间阀组、配水间的阀组预制加工,以及站场内部的油气集输阀组等以及野营房、拖车斗、小部件如管托类、斜铁、平铁类产品的预制加工。每年可以加工各类阀组间200余套;野营房产品500余栋、管托类产品2000余套;斜铁、平铁类产品100000余块。为企业的发 这次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针对公司内部业务冬闲时节我单位主要集中人力,提取工程项目意向信息,结合施工图纸及物资需求,对各个项目中所需的模块化产品进行批量加工预制,到夏忙季节再将预制产品及人员分散各个现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对于外部市场,根据我公司现有标准化厂房场地、设备和专业人员的优势。我们公司积极扩大业务范围。收集各类委托加工信息,为整个油田和社会进行业务洽谈!确保业务在旺季饱和,在冬季和空闲季节持续饱和。倡导优质产品走出去、引进先进技术的新思路。2 加强内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

目前综合服务公司结合存在的标准化车间的资源优势,根据油田产能建设及其它业务需要,并考虑综合服务公司自身技术力量的现状,近年来,与安装公司其它成员单位,尤其是与安装公司技术科等专业部门合作,创新思维和管理,发挥安装公司其它单位及公司技术科的人才技术优势及综合服务公司的装备优势,先后生产和研制了胶轮车拖斗制做加工、绝缘管托制做加工、管道组对工装机具的研制、异形钢构件冲压模具的研制、lng温储罐的研制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技术储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配合公司物资部门——设备站,根据物资需求计划,判断一些不在ERP系统中的项目急需的物资,该计划正好在我们标准化车间的业务范围内。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生产任务可以转移到标准化预制车间,然后连接

过内部结转的方式完成产品结算。这一突破既能加快材料、产品的采购速度,又满足现场生产进度需求,同时又能为我单位增加效益。

此外,在与各工程办公室的合作方面,除了相关产品的业务委托外,我公司还可以与有需要的工程办公室共享闲置厂房和设备,作为示范项目标准化示范和检验操作的示范区。也可以作为后线生产基地的保障。将预制的标准化模块连续运输至样品现场。解决因环境因素、天气因素、场地因素等因素而无法现场预制的问题。3 注重规划和统筹,确保业务联系

结合安装公司市场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及市场需求,根据综合服务公司的装备能力、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等,借助其它单位及技术科的人才优势,年初以来,通过大量调研走访论证,经报请上级领导及部门审批,决定铆焊车间生产加工胶轮车拖斗、产能施工用绝缘管托制做、弯头防腐、lng低温储罐研制等业务,并在上述业务实施过程中,研制和改进了一批适应工作需要的工装机具,实践证明,通过上述业务的实施,既拓展了铆焊车间的业务增加了收入,又锻炼了队伍增加了技术储备。2021年度铆焊车间新增收入400余万元。但同时要保证业务链接,创造更多的效益。关键在于标准化车间需要把握好各类产品的特点、属性以及产品的质量,积极同委托单位各个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反馈产品在使用中的各类信息。及时纠正、整改产品加工中存在的各类缺陷,并做好售后保证。处理好合作单位之间的关系,确保各类产品形成稳定的供销体系。为标准化预制车间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四、 化工设计,确保产品质量

工序优化,破除瓶颈,最大限度的释放产能。在科学的分析、测算各工序产能、工序间的衔接和设备能力的基础上,我们依据施工验收标准,参考国家图集及相关设计图纸对预制产品进行预制深度剖析,待确定预制深度后,编制工艺流程图。科学合理的排布加工工序。同时强化班组之间的交接管理,协调好生产流程的每个关键环节,集中消灭无效生产时间,压减作业切换时间,较少“浪费”。强化岗位和工序间的协调配合。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提高流程作业的协作意识、杜绝操作失误,全面深化标准化车间生产工艺、工序的优化管理

同时,制定车间工作制度,明确车间管理职责。生产部组织技术、质量、物资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生产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交付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并赋予质检人员在现场发现质量隐患时随时停止作业的绝对权利。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持在生产车间各班组、各工序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层层监督、检查、协助检查,有效消除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漏洞。牢牢把住产品交付的最后关口。产品出厂前,质检人员必须对产品进行复检,认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Ns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