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文学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022-12-29 19:0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儿童文学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欢迎阅读!
儿童文学,想象力,幼儿,培养
以儿童文学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作者:甘肃郭麦霞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C版》 2017年第9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创新的基础就是想象力。教育需要从幼儿出发,在幼儿教育中,根据幼儿富于幻想的心理特点,渗透儿童文学教育内容,尤其是对童话的学习,可以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为儿童发散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儿童文学幼儿教育;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27-0056-03

自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获得第一个自然界诺贝尔医学奖后,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有称赞的,也有反思的,其中大部分学者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获得一个诺贝尔奖为什么这么困难,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却在这十几年里囊括多个奖项,近17 年间几乎每年都有。更加让人惊奇的是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8 千多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 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那么是什么使德国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要归功于德国的幼儿教育。德国人认为,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他们在相应的年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儿童的大脑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儿童的大脑留下想象的空间。过多的知识灌输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计算机的硬盘、储存器,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期间必须给儿童的大脑留下想象的空间。我国的幼教,从表面上看,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成功,学生在学习阶段都表现得很优秀,在世界奥林匹克竞赛上更是出尽风头,经常获得竞赛金奖,但到了成年以后就开始远远落后于德、日、韩等国,因为他们严重缺乏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究其根因,就是我们的幼儿教育培养的是儿童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鲁迅曾说过“没有幻想,没有一定成份的魔术,就没有童话”。儿童的想象常出人意料,他们“想到花卉是会动的,想到昆虫是会说话的,他们想上天空,他们想入地狱……”总之,这一个时期的儿童认为人与万物都是一家人,都是生动活泼的并且都是有生命的。儿童在五、六岁的时候,更富于想象与同情,他们特别喜欢小动物,愿意和它们玩耍、交朋友,习惯把小动物人格化。对于各种事物,能看得见的、摸得到的都会感到新奇,总想弄个明白。可见幻想是推动思考的动力,只有敢想才能付诸于行动。纵观人类的进步,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想象的,想象力是文明进步的源泉,有了幻想才能创作,有创作才能有发明,才能带动社会进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由发挥就是发散思维,就是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而童话的基本特征就是幻想,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文学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想象常常带有夸张性、多变性,可以说幼儿的形象思维就带有童话的特点。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给幼儿讲童话故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幻想

好奇心是对新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激发着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欲望。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就说过:“童话在孩子生活中‘天天产生,处处产生’,爱听爱看童话可以说是儿童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给幼儿讲故事,尤其是讲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可以把他们领入一个新奇的世界。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大胆鼓励儿童对这些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一些新奇的想法。例如小红帽在遇到大灰狼后,情况特


别危险时该怎么办,可以借此让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在讲故事和谈想法的时候,切记要对儿童的想法给以鼓励,即使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也要保持肯定的态度,以免挫伤儿童的积极性。

二、进行简单的情境表演,加深儿童的角色认同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直观可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的知识。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帮助儿童得到生活的体验。在童话故事的学习中,在听故事、谈想法的基础上,还要多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亲自参与到童话故事中去,充当故事中的角色人物,亲身经历故事的发展过程并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使幼儿在情境表演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产生解决困难的动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生各种想法,从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在情境表演过程中,因为幼儿心理非常不成熟,自控能力差,所以幼儿教师要做许多工作,其中准备工作是关键,准备的越充分表演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角色上的分配上,教师要熟悉每个幼儿的能力特点,选择合适的人选担任角色,特别是第一个表演者需要由能力较强的幼儿担任,这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进而取得比较理想的表演效果。当然不是所有的幼儿童话都适合表演,因为幼儿的年龄太小,表演能力还比较弱,所以一定要选择比较适合幼儿情境表演的童话故事,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小班的《小马和小骡》的教学中,可以穿插情境表演。教师在讲述童话故事的过程中,使儿童形成初步感知,并通过观察图片上小马和小骡互相帮助的方式,然后组织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表演“你给我戴帽子,我给你扣纽扣”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相互帮助”的涵义,然后在表演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启发,今后同伴有困难怎么办?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使儿童大胆想象,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优秀品质,也培养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三、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想象力是能动的知识,是创造力和智慧的必要背景。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著名诗人歌德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独特,在讲故事时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自己发挥想象力把故事续编完整,这就为歌德在以后的诗歌创作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讲述童话故事的内容时,不要把故事讲完,有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在情节转折处中断故事,尽可能创设一种问题情景,调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幼儿用丰富的幻想编出故事的其余部分,并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例如:在给幼儿讲《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在讲到小蝌蚪错认了几种动物妈的这一部分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停下来,提问儿童:“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是怎么找到的?”还有在《狼和小羊》的童话故事中,当小羊受到狼的百般刁难的时候,让儿童动脑筋思考小羊最后是如何逃脱困境的。把问题抛给儿童,让儿童自由思考和充分想象,把这个故事续编完整,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当然在活动中,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儿童回答问题时,要面带微笑,随时肯定儿童的表现,给儿童以鼓励,激励儿童大胆地回答问题,即使儿童的回答偏离主题,教师也要做到耐心细致,引导儿童积极思考。在儿童取得成果时,教师要多表扬,使儿童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形成爱动脑筋、爱想象的好习惯。幼儿教师组织幼儿续编故事的过程也很重要,在活动中教师要提前交代活动内容,提出活动的任务和要求,让儿童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想想这个故事是否完整,缺了哪一部分,让儿童们积极思考。

四、以图片为载体,帮助儿童看图讲述

在进行童话讲述的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心理特点所限,他们往往难以分清假象和真象,常常会把看到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想象中。因此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应多种多样,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通过对一些情景的设置和各种童话图片的展示,逐步形成宽松、和谐、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幼儿产生愉悦的精神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述童话故事时,要有意


识地借助图片启发幼儿。在学习中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直观的图片充分引导儿童发挥想象力;在讲述中,尽可能给儿童展现童话故事中的图片,引导儿童多观察,理解图意,使儿童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帮助儿童猜测童话故事中图片的含义,让儿童们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表达时,尽量让儿童运用恰当的词句和完整的语句完整表达故事情节。例如在《蚂蚁报恩》这则故事里,教师在讲故事之前,事先按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准备几副图片,鼓励儿童看谁能根据图片把故事的内容讲出来,从而引导儿童大胆发言,逐渐把故事讲完整。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儿童表达的内容可能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但实际上这是儿童们想象力萌芽的开始,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因为儿童和自己的意思相左就否定儿童,而是要鼓励他们在幻想的天空里随意地翱翔,培养他们的幻想和想象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上的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可以根据不同的童话题材和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在讲述《小蝌蚪找妈妈》这篇内容比较简单的童话故事时,可以使用教师一边给儿童讲故事、一边让儿童看图片的方式,在讲述中间做适当停顿,让儿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情景续编完整的故事,以培养儿童勤于思考、多动脑筋的好习惯。既使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又使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再如在学习《小猫钓鱼》这篇题材比较复杂的故事时,可以将这几种相方法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几个儿童精心准备要扮演的角色,比如扮演老猫、小猫以及蜻蜓和蝴蝶,在扮演到一定阶段时暂时停止,给下面观看的儿童提出问题,如小猫为什么一开始时没有钓到鱼,小猫除了遇到蜻蜓和蝴蝶,还是否会遇到其他的小动物,小猫最后能否会吊到鱼等,然后让儿童们发表想法,也可以互相讨论,最终解决问题。一次表演结束以后可以互换角色,使儿童得到不同的体验,这样既使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又使儿童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既使儿童做事的意志品质得到加强,又使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

总之,在幼儿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儿童文学的熏陶,尤其是童话故事的学习,不仅能使儿童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且能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地培养。一个民族要强大,一个国家要发展,只有不断的创新和进取才能补充新的血液,而这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要从儿童做起,从幼儿园做起。我们要善于学习德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不要把幼儿教育办成小学教育,只教给儿童死板的知识,把儿童们的大脑变成知识的容器。我们要转变思路,把课堂还给儿童,在幼儿园要多组织儿童们体验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只有让儿童在自由愉快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才能逐渐养成他们富于幻想、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才能为儿童们发散思维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Ld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