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3春夜喜雨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2》,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春雨的美好,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句意思。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导入诗题
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761年春,杜甫于锦官城〔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成都曾经住过主持织锦的官员,所以叫“锦官城〞〕写了?春夜喜雨?这首千古名诗。〔板书课题,解题: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作者的心里十分快乐。〕
二、初读古诗
1.指名读诗,简介这首诗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生自由读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指名读,师正音。〔“重〞在这里读zhòng〕
4.说一说读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乃:就。〕 5.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感情来读这首诗。〔欢喜、轻快的语气,读出对春雨的喜爱〕
三、品析古诗
师:大家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及时的雨〕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一)感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为什么说它及时呢? 〔知时节,播种的时节〕
2.雨知道时节,在这春天正需要它的时候下起来了。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把雨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3.指导朗读此句。
4.这除了是一场及时的雨,你还读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二〕着重体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能换成别的词吗?〔偷偷地,悄悄地不让别人知道〕
2.为什么要悄悄地来呢?看来,春雨有心滋润万物,却无心让人发现呀!〔引入朱自清的?春?片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层薄烟。〞〕
3.春雨悄悄地来,静静地走,滋润万物,默默无闻,你喜欢这样的雨吗?指导读此句。 〔三〕学习“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4.是呀,好一场及时雨呀!下吧,下吧,多下会儿吧!把干涸的土地彻底地滋润。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明天早晨的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四〕想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读着这句诗,我们仿佛看见了什么?如何理解“重〞字。 〔1〕图片出示: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的样子。 〔2〕诗句帮助理解: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这样的万紫千红,这样的娇艳欲滴,这样的花团锦簇,难道诗人仅仅想到了城里的这些美景吗?他还会想到什么?〔秋天,丰收〕
〔五〕感悟朗读。
春天的美丽,秋天的丰收都将由这一场雨带来,你喜欢这场雨吗?让我们一起来读: 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悄悄地来了,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看到下雨时——〔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想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总结升华
1.见诗如见人,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一首诗,也读懂了一位诗人——杜甫。在你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生谈感受〕
2.杜甫同情人民,他创作的诗歌中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他的诗以最普通的百姓为主角,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时代色彩,真实地反映了一段历史。
3.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场春雨会让杜甫如此欣喜假设狂,因为这场春雨带给诗人的是无限的希望啊。杜甫外表上是因雨而喜,实际上是为民而喜,让我们带着欣喜之情再来读这首诗。
4.尝试背诵。
[教学板书]
雨〔好〕知〔拟人〕
潜、细——听觉 黑、明——视觉 湿、重——想象
[教学反思]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整体感知这首古诗的意境,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来理解诗意,通过抓住重点的字词来把握这首诗的基调,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诗意展开合理的想象。由于反复地读,很多学生都会背诵了,这也到达了指导背诵的目的。但也有缺乏之处,那就是在学生练读古诗这一块,用了不少时间,以致还有些问题没有能更深地展开探讨。这些遗憾,鞭策我今后要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I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