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贫困人口代际流动的现状与路径优化》,欢迎阅读!

我国贫困人口代际流动的现状与路径优化
摘要:代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流动的整体情况和开放程度,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代际流动率逐步下降。目前我国贫困人口阶层固化现象严重,一方面是受到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结构性因素约束,另一方面贫困人口教育意识不强,不重视子女教育进一步加剧阶层固化。本文结合实际,讨论我国贫困人口难以实现代际流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贫困人口;代际流动;制度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极分化逐渐严重,贫困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即使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取得重大成果,贫困人口数量下降,但实现贫困人口的代际流动是防返贫的根本举措[1]。
一、贫困人口代际流动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住房就业差距阻碍代际流动 1.购房能力丧失导致相对贫困加剧
贫困人口购房能力逐渐丧失,贫困家庭人均住房面积逐渐减少。一是随着市场化和分房政策取消,贫困人口难以给与子代经济帮助,子女在没有国家分房政策支持和自身经济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难以购房。二是贫困人口租房率提高,生活流动性增强。收入一部分用来支付租金,储蓄水平降低,购房能力几乎丧失。三是贫困家庭仅拥有国家分房的情况下,当子代继承父代的财产时,子代才有唯一的房,如果父代没有房屋,子代将一无所有,在租房的同时丧失购房能力。
2.就业水平较低造成绝对贫困
贫困人口就业水平低,薪资水平低,其根本原因是贫困人口能力较低,导致贫困现状难以得到根本上的转变。目前我国大量贫困人口享受国家低保政策,就业率不高。贫困人口大量从事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工作,导致其薪资水平较低。贫困家庭忙于奔波,不重视子女教育,希望子女尽快就业,导致子女不能接受较高水平教育甚至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无法进行,其能力素质相对较低,薪资水平无法提高,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二)社会制度排挤代际流动 1.人情社会加剧两极分化
我国是人情社会,传统文化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利益既得者同流合污,为保证自身利益交换人情,在教育、就业、住房、福利等多方面掠夺原属于贫困人口的资源,导致贫困人口流动性降低。贫困人口发声渠道较少,维权意识薄弱,社会资源稀缺,无法通过正当手段有效维护个人利益,贫困人口子女无法获得更优质的社会支持,更难突破原来的社会阶层,导致两极分化加剧。
2.政治制度制度漏洞剥夺流动机会
一是微观上掌握政治权利的相关利益团体利用漏洞为不择手段掠夺社会资源,剥夺贫困人口利益[2]。贫困人口对制度规定不清楚,受到基层管理人员误导,自身利益遭到迫害却浑然不知。即使贫困人口知晓权利受损,却因掌握社会资源不足,难以与利益团体抗衡。二是宏观上政策制度偏向于国有企事业,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使得中小型企业和私人经济体夹缝中求生存。贫困人口极少数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难以享受制度福利,其子女更难在不公平的就业市场中凭借自身努力实现阶层跨越。 (三)教育水平难以得到保障 1.个人学习意愿低下
个人因素是贫困群体实现阶层跨越的决定性因素,其中个人能力素质更是重中之重。但贫困人口长期奔波于生活,不重视子女教育,子女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动力不足,难以有效激发自主能动性,其个人能力不强,从事简单劳动赚取低额薪资,难以实现阶层流动。父母掌握社会资源较多的子女在就业中能够占据优势地位,这种不公平竞争迫使贫困子女从事较低层次的工作。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差距极大。一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超西部偏远地区,东部地区教育水平更高,教育理念更先进,教育意识更加强烈;二是城市发展水平高于农村,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师资,城市水平都优于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化,导致接受优质教育成本过高,贫困家庭子女难以享受,其个人能力难以提升,发展机遇较少,实现阶层跨越的可能性逐步降低。 二、实现贫困人口代际流动的对策建议 (一)就业住房双管齐下 1.完善就业制度
实现贫困人口代际流动的重要方法是完善就业制度,保障就业和提高薪资水平。一是保证贫困人口子女顺利就业,有能力者提供相应岗位提高薪资水平,缓解生活压力,从根本上解决绝对贫困程度。二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让贫困人口子女能够通过个人努力提高生活水平,给下一代提供较为良好的成长环境,提高受教育水平,为实现代际流动提供必要条件。 2.解决住房问题
解决贫困人口住房问题,缓解相对贫困。一是控制房价上涨,保证房价上涨速度与民众收入增长速度基本持平,让贫困人口看到实现住房自由的希望,产生努力劳动,创造财富的动力。二是普及安居工程,通过国家财政的二次分配,为没有能力买商品房的贫困群体提供稳定住房,减少其租房成本,提高自由支配财产金额,缩小贫富差距。 (二)完善制度保驾护航 1.完善各项制度
填补制度纰漏,综制度上保证贫困人口权利不受侵犯。不仅在发现问题之后查缺补漏,更要提前发现漏洞。尤其是教育制度,教育几乎成为贫困人口实现代际流动的唯一通道,如果该制度存在严重漏洞,导致贫困人口丧失流动机会,则会引发社会情绪极度不满,甚至产生恶劣事件。 2.严查贪污腐败
肃清整治作风,严查贪污腐败是实现机会平等的重要手段。大量贫困人口教育权被剥夺的案例发生根源都是和腐败有关系,打扫腐败分子,整顿行政人员队伍,加大查处力度,保证贫困人口享有平等的竞争权利,保证弱势群体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三)教育宣传多措并举 1.平衡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是实现贫困人口代际流动的根本举措。但在现实中受到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教育绝对公平无法实现,但我们可以平衡教育资源缓解教育不平衡现状,保障偏远地区贫困子女能够享有基本受教育权利,提高受教育水平和自身能力,从而实现代际流动。 2.加大宣传力度
大量贫困家庭没有意识到教育对实现代际流动的重要性,对其子女教育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应当宣传教育的作用,制定贫困人口子女教育帮扶政策,让贫困家庭意识到教育重要性,给子女提供较为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其完成学业,提高自身能力,实现高水平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云松,贺光烨,句国栋.无关的流动感知:中国社会“阶层固化”了吗?[J].社会学评论,2019,7(06):49-67.
[2] 叶柯霖,王云飞.当代中国阶层固化趋势探析——基于马克斯·韦伯的阶层理论[J].安顺学院学报,2014,16(04):94-9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9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