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4节气话术》,欢迎阅读!

二十四节气
1、姐,你知道中国的24节气吗?你看,24节气其实是有故事的,起源于黄河流域,太阳公转轨道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原位,合360°因此划分为24节气。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2、说起节气,我们都会想到农事,其实,它更关系人健康的终生大事,从古至今,节气的气候不同,人体内的气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3、如果把人比作一亩田地,那我们所做的针灸,按摩,艾灸等,就相当于在人体上“耕耘”。
4、大自然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人也一样。大寒——惊蛰节气属风季,借“春风吹又生”活力,春耕开始,农民开始一年劳作,而这时正是田地“阳气”复苏的时候,而养生的任务就是让阳气顺利“发芽,生长,壮大”。 5、小寒——大寒,天气寒冷,万物不再生长,农民伯伯准备储备粮食过冬,人体气血也是宜藏不宜泻,因此此时养生不但要培育气血,还要补肾,别乱消耗自身能量。
6、节气养生特点:风季养生发,见暑热养生长,见湿养转化,见燥养收敛,见寒养封藏。
7、节气养生,能达到“天人合一”借助老天之力来养人,这才是不生病的大智慧,省时省力,更省心省钱,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一年分为风、暖、热、雨、干、寒六季,现在我们抓住每个节气特点,为您量身定做养生大法。 8、大寒、立春、雨水、惊蛰,避风邪——养肝 “风为百病之长”,风在此时最猖狂,一旦受风侵袭,出现头痛,头晕,肩背酸困,怕风,鼻塞等症状,做好防风。“风”绝招跑,它不老实,爱乱跑,一旦进入人体内,它就会打游击战。医书上形容叫“善行而数变”,跑到人体表面会引起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一类问题,到关节引发关节疼痛,到肌肉会肌肉酸痛,跑到筋会导致抽搐,痉挛等等,风邪发无定处,不好对付。
9、春分、清明、谷雨、立夏避火邪——心 “火”特点:上炎,火苗都是向上的,人一上火表现在头面部,口舌生疮,牙痛,眼睛红肿,脸上长痘。 10、小满、芒种、夏至、小暑—避,暑邪,湿邪——脾
暑气—天气热时,会看到柏油马路上冒热气,这就是暑气,暑是火的极致,比火更厉害,人中暑会高热,面色红赤,眼睛红肿,心中烦乱,脉象洪大等症状,暑邪侵入体内会把内脏烧伤的,所以要大汗散热,如体内水分缺失,会耗气血。
“暑多挟湿”这个季节要多防暑、湿邪魔。
11、大暑、立秋、处暑、白露—避,催生肿瘤的——湿邪
湿邪特点—危害(木耳故事,地下室故事),实行体制=肿瘤体质 12、秋分、寒露、霜降、立冬—避,催人快老的燥邪——肺 13、小雪、大雪、冬至、小寒—避,寒邪——肾
易伤阳气,全身发冷,关节疼痛,不出汗,中医叫“阴盛则阳病”,寒邪,
凝滞,收引。例如:水到冬天结冰,这是凝滞,同样,人体气血一受寒也堵,结果气也不通,血也流动慢了,紧接着,体质开始下降了,寒冷天气,塑料
管子冬一夜会变脆弱,稍用力就折了。人内脏一旦受寒,会变脆弱,也易出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d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