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4节气德育报告》,欢迎阅读!

24节气德育报告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德育内容之一,学校要组织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了给学生深入探究提供保障,我们坚持开展节气主题实践活动,发动学生收集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名篇佳作、诗词歌谣以及传统活动,进一步开发出校本课程。现结合学校实际,谈谈如何依托二十四节气进行主题实践。
1探究传统文化与德育课程整合策略 1.1让节气“落地生根”
每一种节气的由来都分为南北方差异。比如以“谷雨”节气为例子,在北方,谷雨这一天,人们要开展食香椿,赏牡丹,走谷雨等传统习俗活动。但身处南方的孩子对香椿这种生长在北方的植物十分陌生,我们因地制宜,把谷雨习俗分为必做和选做项目。让南方的孩子回去学着泡新茶,在谷雨这天喝一杯谷雨茶,可以提神名目,南方的新茶多在这时候采摘,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把买来的新茶制作成谷雨茶,孝敬父母和长辈。
1.2重德育实践活动与育人整合
整合校内外德育实践资源,挖掘社会实践资源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内涵,开展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气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体
验内化的过程中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逐步深化育人效果。我们开展二十四节气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研究“二十四节气”。从活动方案设计、实施管理、组织评价展示到公众号的撰写。这样的活动可极大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编制学生节气活动手册,指导“二十四节气”活动开展。春夏秋冬四季,以季节作为大主题,用一个个小节气活动进行串连。可以从动物、植物、花果、庄稼、天气、养生等领域获得节气知识以及各种节气民俗体验活动。同时和外出实践相挂钩,与学校的传统四大节相整合,或增加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活动,趣味纷呈。
2探索德育课程实施的评价机制
然而有了德育的内容资源,怎样评价德育教育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我们在评价反面,注重德育方法的实效性和艺术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解决的是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这两个矛盾除了必要的灌输外,很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用班级优化大师等评价软件,让孩子搜集关于节气的信息,提交有关图文资料,制作小报,背诵节气古诗并录制音频提交。班级优化大师就会自动给参与德育活动的孩子加积分。
我们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为对象,利用一定的评价技术和方法,科学、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运用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评价方式上,可以是教师评价方式、学生评价方式智能软件评价。同时整合学生日常形成性评价,让评价最大程度的促进德育的实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y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