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道德的概念》,欢迎阅读!

1、道德的概念:调整人和人之间、分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3、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等。 4、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5、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鲜明的职业性、内容形式的多样性、较强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6、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7、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谦虚好学,在实践中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在自我休养中提高。
8、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热爱本职,钻研业务,保持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以人为本,乐于奉献,做到文明礼貌,优质服务;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工作上相互支持配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9、就业的概念: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响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10、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属于就业:在规定的时间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在职而临时由于疾病、事故、劳动争议、休假、旷工或气候不良、设备损坏临时停工等原因而没有工作;雇主和自谋职业人员。而下列情况不属于就业范畴:童工,不以获得收入或营利为目的的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
11、就业的方针: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查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12、就业矛盾包括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
13、就业的主要形式: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灵活就业、弹性就业、自谋职业、境外就业。
14、失业的概念: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劳动者有工作能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宜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15、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原因: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性失业;自愿失业。
16、城乡统筹就业的概念:实施城乡同意的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和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的就业制度。 17、城乡统筹就业的意义:是就业是一种制度创新;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之一;使城乡居民自由择业和自由选择工作地点,可以体现保障方面的公平,实现企业自由选择劳动力,是一种社会进步。
18、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内容:城乡劳动者就业实现统筹规划和管理;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逐步晚产社会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19、残疾人就业的方式: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农村残疾人的生产劳动。
20、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是向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包括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劳动派遣、市场人力和求职时间,提高供求双方选择的成功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21、就业服务的类型: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
22、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与经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经费。 23、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
24、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强制性;预防性;补偿性;福利性;共济性;责任分担。 25、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26、社会保障的概念: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7、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社会化机制;进行风险转移;具有为偶然性的奉献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
28、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性质不同;对象不同;事实方式不同;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保障水平不同;保险费的承担着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经营目的不同。 29、养老保险的种类:按对象分类: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险保险、机关、失业单位养老险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按性质和功能分类: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30、工伤保险的原则:无过失补偿原则;个人不缴纳原则;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严格区别工商和非工伤原则;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31、医疗保险特征: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费用补偿;补偿器短但收益时间长;涉及关系复杂;待遇支出的不确定性。
3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概念: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响应的管理服务。
33、街道社区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四项基础工作;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向惬意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
34、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5、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劳动条件的基准化;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劳动执法的规范化。
36、社会保险法的功能和原则: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37、社会保险法的原则: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则;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38、社会保险法的主体:国家或政府;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机构;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其家庭
39、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享;权责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40、社区服务的内容: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居委会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的社区服务。
41、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政策宣传和咨询;协助就业与失业管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服务;就业援助;就业岗位收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其他服务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D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