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仿真知识的生产及其道德性——以王阳明“知行合一”知识观为参照》,欢迎阅读!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the Ethic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omputer Simulation
作者:董云川[1];沈云都[2,3]
作者机构:[1]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昆明650031;[2]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昆明650201;[3]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史研究所,昆明650201
出版物刊名:现代大学教育 页码:1-7页
年卷期:2018年 第6期
主题词:仿真知识;代码形而上学;交换;祛民族化;知行合一;王阳明
摘要:中国儒家思想,特别是王阳明关于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可比照地理解仿真知识及其祛道德性问题。仿真知识对现实社会的代码化重组,强有力地实现了现代多民族社会在道德上的整合,并实现了这个道德一体化的社会内部人们之间有效的符号交换,从而大大降低了社会误解的风险。现代商业社会的交换原则,是仿真知识用数字语言兑换和描述现实世界的基本动力。但是,与此同时,它也造成了单纯服从社会秩序的被动的道德性与民族文化习俗中遗留的真实的道德感之间的分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C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