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童书馆比记忆更美好

2022-11-24 20:03: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毛虫童书馆比记忆更美好》,欢迎阅读!
毛毛虫,书馆,美好,记忆
毛毛虫童书馆比记忆更美好

《小蝌蚪找妈妈》、《胖嫂》、《小猪盖房子》、《七色花》。多少年前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图画书,却在很长一段时期不复见,不知是图画书的缺席,还是在成长中失落了对这些旧情的感念,待到教养下一代的时候,忽然发现满架的图画书,无一不是引进的国外作品。难怪毛毛虫童书馆自2022年策划出版的“中国传统图画书”在推出之后让读者欣喜感叹。当年阅读这些作品的孩童已然为人父母,当孩童时代的读物成为自己孩子的图画书时,或许有了更绵长、深刻的情感。

策划这套书,其实是毛毛虫童书馆创立的初衷。创始人之一艾斯苔尔,是图画书的发烧友,她在接触图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国内19601980代的图画书(准确的说,应是“连环画”),其中不少作品是适合给孩子看的。所以艾斯苔尔发想来重版这些作品,但很多出版社对这个策划案并不感兴趣或有顾虑,艾斯苔尔索性与郭骅(家教育儿类图书的编辑)二人2022年初成立了毛毛虫童书馆,以中国传统图画书为主线,推出原创图画书。

不过,《野葡萄》倒算是特殊的一本。

《野葡萄》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吴儆芦”却是被遗忘、忽略太久的名字。吴儆芦曾经和葛翠琳合作过一版《野葡萄》,毛毛虫童书馆收集到的便是1985年的外文出版社版(引进自日本,译为《白鹅女》),本来计划以此版本出版,但却遭到吴儆芦的反对——他对当年的画作不再满意,于是重新进行了创作。相隔三十年后的再创作,吴儆芦先生有着更炉火纯青的画技和细腻的表达,画风唯美,赋予了故事淳朴和空灵。当然,也减少了毛毛虫在编辑制作环节的困难。


因为早期图画书,多是对传统名著的配图创作,其读者群并非是孩童,所以若以现代图画书的理念来看,对于图文互动和排版的更动在编辑环节更为主要。“连环画的排版是非常死板的,基本上是一页图一页文,方方正正排版,但我们按照图画书的方式处理图和文的关系,更多是从跨页来考虑,更多考虑一本书的整体节奏。”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完全打破了原版的排版格局:小蝌蚪的队群跨版而行;在显得呆板的纯文字版面增加一丛水草或者一朵花,图与文的呼应便跳了出来。而《胖嫂回娘家》也是最能呈现这一更变的。书中有两个故事场景,使用了类似电影中的一组快速跳接镜头的画面,展现出场景的热闹、急促的气氛,而浮动的曲线形的文字排列把胖嫂的马大哈个性凸显出来,有了俏皮的喜剧效果。

当然,除了图片和图文版式的变化,开本也发生了更变。《胖嫂》改成了大开本,而《小蝌蚪找妈妈》却改成了小开本。除了对图片质量的考虑,更多的是因为毛毛虫童书馆将作品的阅读人群进行了细分,像《小蝌蚪找妈妈》这样适合一二岁的低幼儿童阅读的作品,便相应地改小了开本。

但这些改动,并不是一味的,都是以尊重原作为前提,甚至试图传递出那个时代的信息。《野葡萄》原是做了铜版纸和黄胶纸两个版本,最后选用了后者,因为黄胶纸更能呈现作品的怀旧和典雅。《小蝌蚪找妈妈》也原计划使用适合低幼儿读者的撕不烂的纸板书,但因为其无法呈现水墨画的质感而放弃。

与吴儆芦、贺友直等前辈的合作是令人感动的,毛毛虫童书馆的编辑在对他们作品的重温中,在与这些前辈的交往中,被他们的童心、谦逊、真诚所感动。而这些感动,又继而通过毛毛虫童书馆和“中国传统图画书”,重又在这个时代传递、延续。就像是三年前毛毛虫童书馆在导读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mG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