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欢迎阅读!

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 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同样; 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
可是,现在有些家长过于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幼儿行为的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时行为习惯比较规范,但在家庭中却是相反的行为。更甚者,幼儿的有些良好行为习惯还得不到家庭的支持,文明行为反而引起周边成人的讥笑或制止,使幼儿对园内外不同行为规定感到无所适从。
一、幼儿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涉及:
1、良好品德习惯:文明礼貌、友爱同伴、和谐相处、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 2、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自我服务、物品管理。 3、良好卫生习惯: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4、良好学习习惯: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爱好、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对的的读、写、坐和握笔的 姿势;会按照一定规定去翻阅图书,能爱惜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我们的做法) 1、结识习惯的重要性。
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性来结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2、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行为规范。
大班幼儿已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可以分辨是非,所以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的,一定要发动幼儿共同参与。举例:我们班级的班级公约就是和幼儿共同讨论得出的。只有幼儿口中说出需要建立哪些常规,这样才干从主线上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去遵守,并且去追求这些目的。
(结合班级公约与星星评选:分为四块内容,根据幼儿发展情况定期更新。如大家都达成,就更换新内容,如有部分幼儿未达成,则继续跟踪评价。) 3、进行楷模教育。
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楷模教育,涉及家长,老师,同伴,同伴的激励作用尤为明显。教师在工作中也应当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边的人,以对的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足发挥楷模的教育作用。家长在家的言行举止也深深影响了幼儿习惯的养成。
4、长期的坚持。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天天的“必修课”。习惯渗透在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需要每位幼儿天天坚持的事。 5、及时引导、表扬。
及时的评价可以强化教育的效果。一旦发现孩子哪方面做得好,教师会及时进行表扬,并且在集体面前肯定,幼儿在收到正面鼓励、肯定后会表现的更积极。假如没有及时的评估和表扬,行为规范的指定就有也许成为一种摆设。只有及时的评价,才可以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达成预期制定规则的目的。
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方法:(家长的做法) 1、用记录孩子表现的方法,帮助他养成好习惯。 2、在家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时注重一贯性和一致性。 3、用小游戏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4、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规定孩子完毕。 5、请孩子复述老师交代的任务。 6、在家让孩子自己整理物品。 四、给您的建议: 1、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2、严格规定,密切配合。 3、树立楷模,启发自觉。 4、小处着眼,细微入手。 5、持之以恒,反复强化。
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幼儿时期这个黄金时段,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需要每个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a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