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师学前教育

2022-10-14 03:1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师学前教育》,欢迎阅读!
中师,学前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中师学前教育

作者:郑文芬

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04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是发展国民教育的可靠前提。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提高,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这对我国长期以来幼儿入园难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社会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这正是中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任务。我校是凉山少数民族地区的一所中等师范类职业学校,在社会转型、体制改革的时代大潮中,面对时代、社会的要求,责任重大。因此,作为师范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顺应时代要求,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度,正确定位学习目标,认清形势,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进而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择业观,把自己培养成对祖国基础教育事业有用的人。 一、牢牢把握办学宗旨,明确办学目的

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幼教、小教师资的摇篮,根本职能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才。目标是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社会的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具有保育、教育基本能力的学生。这是办好中师学前幼教教育的应有理念和大前提。 二、注重师德的养成,奠定德高的基础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便是师范的本质,至今也是为师者的资格依据。我们是教师的教师,更应走在学生前面。俗话说师高弟子强,为师者的知识技能固然重要,而道德品行的优劣却深刻地制约和影响着被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科学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者当先受教育。很难想象一个缺乏道德使命感、无工作责任心却强于算计、信口开河的老师能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各种思潮并起的特殊历史时期,强调师德不仅仅是教学的需要!一个教师的道德意识,在很多时候甚至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讲的不该是他的智商有多高,排在首位的,应当是师德。德高才能为。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师德显得尤为重要!一般人认为教师只要和孩子唱唱跳跳、闹闹玩玩就可以了。这种认识是偏颇而表面的。教育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期的心智发育正处于感性的形象记忆、好模仿而非理性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基本上是无准则,更多的只是机械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都是新奇而有着强烈示范作用的,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好人学好人,自然,如果跟了不好的人,就会学不好的东西,这就必然地为孩子将来的路设下了不应有的障碍,甚至可能影响他的一生。所以为师者尤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给孩子们留下可模仿的良好行为形象。其内容实质是爱!这是师范学前教育内容的应有之义。德高才能为。笔者这里套用古诗的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MG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