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评价细则》,欢迎阅读!

读书评价制度
一、评价原则 1
模糊性原则。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
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
,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2
重过程原则。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
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
3
导向与激励性原则。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
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
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评价内容
(一)爱读书──兴趣与习惯
建立《课外阅读登记卡》,记录每天阅读情况,每天阅读5分钟,一分
钟500字,每天可读2500字,每周阅读量就能不少于1。5万字. (二)多读书──内容与范围
1、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鲁迅先生曾说过
“只看一个人
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博览群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刊、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
2 、可以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进行阅读文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等。 (三)会读书──技巧与方式
1、“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学生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并能运用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积极参加读后叙述课、评价课等语文活动课. (四)善读书──积累与运用
1
坚持每周能完成一篇感想型、评价型读书心得或摘抄型、提纲型
也可自行寻找与本周学习课
读书笔记,字数不限。 三、评价手段
依据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采用如下评价方法 12
资料查阅法。查阅内容《课外阅读登记卡》、读书笔记。 活动评价法。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搜集许多信息,奇闻轶事、
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在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我想和你分享”的阅读活动,或是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
3
作品展示法.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个
人阅读成果、独特感受的需要,有展示自己的独立发现的需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
达到
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评定时间与成绩显现方式
1
评定时间。每周查阅一次《课外阅读登记卡》、读书笔记,学习小
组长评价给出A、B、C、D等级,做好记录。教师不定期抽查给出等级,期末汇总。
《课外阅读登记卡》每天阅读满5分钟的,给一个B,阅读时间超过10分钟的给一个A.
读书笔记:摘抄型、提纲型的给一个B, 感想型、评价型的给一个A。多写一次,奖励相应一个等级.
2
成绩显现,每月开展一次“我想和你分享”的阅读活动,可让学
生讲自己看过的书籍内容,也可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进一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语文课代表和图书管理员组织评选,凡是参与的,统统给一个B,讲得好的给一个A. 课代表、管理员结合阅读组长做好等级记录。
3 不管学生是在黑板报、手抄报、板报、校报以及其他任何地方发表了作品,统统给其一个A。
4 期末汇总,折合成分,评出每班的读书明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