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欢迎阅读!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建设又称园本课程建设或园本课程开发,它是在我国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取向,也反映了世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然而,冷静思考和分析当前幼儿园课程园本建设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诸多问题与困境。
困境之一:误读园本课程开发的涵义
时下,很多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几乎成了园长和教师们的口头禅,接待上级视察、同行来访、大会小会言必称“园本课程开发”。——这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在于,很多幼儿园误读了“园本课程开发”的涵义,比较典型的表现是把园本课程开发等同于编写教材、树立特色,更有甚者认为园本课程开发就是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上可以我行我素、不受约束等。这些误读带来的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一片乱象……这对幼儿园的发展、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园本课程开发”的概念进行正本清源显得异常紧迫。
要给“园本课程开发”下一个统一的定义确实不易,但是,人们对“园本课程开发”还是形成了一些共识:“园本”即“以园为本”,故“园本课程开发”即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其内涵:一是“园本课程的开发”,即幼儿园作为课程的权力主体进行的课程开发;一是“课程的园本化”,即幼儿园作为课程的参与主体,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对国家课程计划进行园本化的适应性改造。前者是“原创”性的,后者则是“改编”性的。
无论是“原创”性的还是“改编”性的,“园本课程开发”都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一是人本性与发展性,即园本课程开发必须通过促进儿童、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幼儿园的发展;二是内生性与适宜性,即园本课程开发必须依据本园的教育哲学、教师人力资源状况、幼儿的实际以及家长、社区的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三是多样性与独特性,即园本课程开发不可能有统一、固定的模式,每个幼儿园的办园特色都必然凸现在它们的园本课程中,从而使表现出独特性;四是民主性与大众性,即园本课
程开发是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困境之二:缺乏园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园本课程开发中人的因素应该是最重要的。而在人的因素中,虽然所有参与者都要介入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等活动,但园长、教师无疑是最主要、最关键的。
园长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在于担当课程领导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园长必须凝练和形成本园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园宗旨,并着力构建体现本园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园宗旨的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和谐互动的教学系统、自觉自律的评价机制。由此可见,在园本课程开发中,园长的课程领导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也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工作,其领导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高低对园本课程开发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当前很多幼儿园园长的课程领导却面临课程开发与课程领导专业知能不足的困境,这与长期以来我国幼教师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专门的园长培训忽视课程发展相关内容有很大关系。
同样,大多数幼儿园教师也面临课程开发知识技能不足的困境。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于按照国家和地方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实施课程,导致教师课程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能力欠缺。加之近年来幼儿园改制频繁,幼儿园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影响了园本课程开发的连续性,这也给园本课程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由此可见,目前相当数量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尚未真正达到能够自己开发和发展课程的水平。
因此,对绝大多数师资等条件还不是很理想的幼儿园而言,应以普适课程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特点适当做一些改造,才是最好的选择。除了应寻求专业引领和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O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