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里的中国禅宗智慧

2023-01-21 20:1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功夫熊猫》里的中国禅宗智慧》,欢迎阅读!
熊猫,禅宗,中国,功夫,智慧
《功夫熊猫》里的中国禅宗智慧





《功夫熊猫》之所以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那个憨态可掬的熊猫,更多的是导演以乌龟大师的禅机话语,概括了一位武功高深的中国智者风范,相信大家在笑过之后都会去细细品味。其实这些禅机智语早就深深印在了我们中国人的脑海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知该如何去应用它,面对未知的世界时,才会产生种种的困惑与烦恼。

在武士大殿上,乌龟大师说:往往在逃避命运的路上,却与之不期而遇。命运是逃避不了的,自己的命运必须要自己去面对,这就是因果不虚的道理。来时,自受,这就是佛法所讲的因果。命运的业果是逃避不了的,应该去面对它,这样才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而如何去改变因果,这才是修持佛法的目的。佛法是让我们积极的去应对,而不是让我们消极的去逃避。现在很多人认为佛法是消极的,是不是自己误解了佛法?

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时,很难看清,不过当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佛曰:境由心生。就浅而言,是指我们的心情状态如同水面,当烦恼来时,就像水面起了波浪,很难看清水面所映射的万物,如同很难看清烦恼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样。只有当内心平静下来,才能看清周围事情的真相,看清楚了,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同水面平静了,周围的山河大地自然就能清晰地显现出来一样。而现在某些人说,佛教是纯粹的唯心主义,是不是无知的偏见?

桃树下,乌龟大师对熊猫说:你太看重外界和结果了,有这么一句话:昨天是历史 ,明天是未知,但今天是礼物,所以今天才叫present(现在和礼物的意思)禅宗里也有这样一句话: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未生起,智者只观当下。这正是佛教禅宗里所要修持的,和时刻都要把握的当下!让我们不要被以前发生的事所牵绊,也不要对未来作太多的遐想。当我们心存善念时,即是种下了一个善的因,就会有个善的果,被称之为善报;当我们心怀恶念时,即是种下了恶的因,便会有个恶的果,就称之为恶报。所以当下的用心是关键。不管你是小到解除痛苦,中到承办事业,还是大到解脱成佛,都逃不过当下的这起心动念!修行人在禅修时,修的就是当下。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不停的遇到烦恼与痛苦,却不知该如何调整自己。而被某些人斥之为封建迷信的佛法智慧,却被美国导演应用的灵活自如。德国人写的《当下的力量》,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200多万册,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心灵启迪之书!然本来就拥有这些文化思想的我们,在现今拜金主义的社会里,何时能不再迷茫?

片中说了三次世上没有意外意外巧合等这些词汇,在佛教里是没有的。因为一切的万物有情,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当我们遇到意外巧合的时候,好的,就暗自庆幸、乐不可支、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坏的,就伤心透顶、悲观绝望、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倒霉;随之,被痛苦与烦恼所困扰。而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讲;在禅定中,当下的过去、现在、未来为一念间,观到了一切事物的因缘与生灭,所以遇事时,能不惊不怖、无有挂碍。其实,只要我们去禅修也都能做到这一点的,那些想要解除痛苦和得到解脱的人们,为何还在烦恼而不去修持呢?

在桃树下,乌龟大师说:我不能让树为我开花,也不能让它提前结果。世间万物 ,皆为因缘汇聚,我们无法去改变。但有些事情我们可以控制,我可以控制果实何时坠落,我还可以控制在何处播种,那可不是幻觉,大师其实这是自己掉入了眼前的假相中而不自知啊,是自己忘却了根本!我们世人亦是如此,


所以才会烦恼自寻啊!乌龟大师所以再强调:是啊,不过无论你做了什么,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你可能想要苹果,或桔子可你只能得到桃子,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反复又详细说明了:世间万物,皆为因缘汇聚,我们无法去改变此因缘。然而师父依然执拗:可桃子不能打败太郎终于绕回到了根本上。乌龟大师:也许它可以的 ,如果你愿意引导它、滋养它、相信它。要想从根本上去解决,就得必须从根本上入手!教导好熊猫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乌龟大师在说完自己的大限已到时,身体与桃花化为光而逝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得道的高僧,在最后离开我们这个世界时,有的出现舍利、有的也是如此的虹化而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显现,那是因为那些佛教大师们已参透了宇宙真谛,悟到了诸法实相而有所成就的缘故。这些真实的例子在索达吉堪布撰的《密宗虹身成就略记》中比比皆是。而那些不想去了解佛法智慧的人,是不可能懂得的。

导演马克·奥斯本不愧研究了中华文化三十年,中华的禅宗思想在整个影片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算是领悟到了中华禅学的神髓。他在拍此片子时花了十五年的时间,十五年啊!在这十五年里,中国也能培养出一代大师了!在这十五年里,修行者早就该有所了悟了!但中国又有多少人,又有多少导演能像马克·奥斯本那样去做,去坚持呢?他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片中的熊猫,它也提示着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有韧性。想要战胜敌人,必先要战胜自己,梦想才能成真。它从开始的贪吃,到后来抢到包子却不吃,可以说:先是突破了我执,战胜了自己;到后来悟到的,什么都不放的汤料秘方,再是突破了法执。方才领悟到了武学的最高境界无我无法,是有一个跨越的。本来中国武学要的不仅是勤学苦练,更重要的是在于自心的领悟能力,能够去心领神会。

全剧抢夺的只能照见自己的无字秘笈,是全片的高潮,更是中华无为思想的核心。事实上真正的秘笈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它本来就是远离文字的。我们深邃的古老智慧以此轻松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是导演的一大高招,要是用人来演绎可能就不会吸引那么多的少儿去看了。其实我们的这种思想理念就应该从少儿教育起,不然长大后遇到烦恼与痛苦时,还不知道用自己的文化思想就能调整我们自己,岂不可笑?

看看此片的票房率,就知道现代人的内心需要是什么了。现在的中国影片,利用电脑特技制作出宏大的场面,那行云流水的武打招数,那美仑美奂的色彩,看似炫目的外表,只能给我们带来暂时的感官刺激,仅此而已。真正触及内在深处、震撼我们心灵的影片,像《功夫熊猫》这类的真是少之又少,它不愧为史上最强的影片。

当我们的心,被世间的名闻利养所熏染时,就会迷失于这个世界的种种幻象,而人生的真谛是一直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永远不会被抹去的,这就是佛法存在的价值。本来佛法就是贴近生活,包罗万象的。佛法不离世间觉,佛法的言语教理,至简至深,它是可以让我们去领悟人生的,是可以让我们从根本上解除烦恼的,所以才能够让人无穷的回味。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何时我们才能去了解呢?

《功夫熊猫》的上映,不完全是经济利益的自然产物,它更是一个缘起,是一个开启我们思想的钥匙,是时候该改变一下我们自己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9O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