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析当代女大学生的角色定位》,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析当代女大学生的角色定位
作者:郑章萍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31期
摘 要:结合 "男生购房压力大"的现象,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着重分析女大学生自身角色定位过程中角色冲突与困惑,并努力寻求解决冲突与困惑的有效途径,从而帮助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女大学生 性别角色定位 冲突 困惑 一、“男生购房压力大”现象分析
现在很多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带有功利性,如找男人就要找有车有房的,没有车至少也要有房,什么都没有就没法结婚,于是,男生就承担着相当一部分购房压力。购房压力大有社会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这应该是年轻人都面临的问题,而不仅是男生的压力大,当前是男女平等的社会,购房压力不应该全部由男生承担。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折射出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定位的冲突与矛盾。性别角色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1]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位随着时代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角色占主导地位,他们更容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而女性却处于弱势地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下,女大学生期望和男生一样获得社会的认可,但传统思想却深入人心,困扰着女大学生自身的性别角色定位。
二、当代女大学生角色定位的困惑 1.女性新旧角色定位的困惑
传统观点将女性角色定位于“贤妻良母”,其价值通过“相夫教子”来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女性获得了更有意义的社会角色,她们能够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在政治、经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社会转型期的女大学生,受到传统与现代女性观念的双重影响,她们既希望和男性一样在职场上有一席之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又希望嫁得一个好老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上。这就有着明显的新旧角色冲突与矛盾。这种矛盾反过来又困扰着女大学生自身的定位,如在学习与就业的定位上,读完本科是继续获得较高的学业成就,还是赶紧就业结婚生子?读完研究生或者博士,年龄相对较大,找到一份好工作和好老公的机率有多大?是认真学习,还是把学习当做以后嫁人的筹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女生性别角色定位期望值偏低
当代女大学生均受过高等教育,正在朝着新时代的女性阔步前进。但是在进入社会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女大学生却认可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降低自身的期望值。如在就业问题上,她们虽然知道提高自身素质与工作能力是就业的关键,但是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却一再降低自我角色的定位,认为能够找到一个体面的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以后生活的重心还是要回归家庭做贤妻良母。在自我期望值偏低的情况下,她们虽然不认同传统文化设定的“贤妻良母”的形象,但还是选择了顺应。
总的来说,在女性性别角色定位中,女大学生一方面希望得到平等的对待,能够在发挥自身的才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另一方面,她们又害怕平等社会所赋予责任。她们往往会在不公平的问题面前,要求得到公平对待,却在需要担责的问题上选择退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女大学生要求男人一定要买房,从而导致男生购房压力更大。 三、女大学生形成正确角色定位的策略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定位的困惑,限制了天赋和能力的发挥,阻止了职业道路的发展,同时也给男性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因此,探讨女性性别角色定位是十分必要的,女性的性别角色定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自我调节、社会调控)逐步形成。所以,帮助女大学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定位,我们应该从学校、自身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去寻求答案。
1.学校教育
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认同过程具有可塑性,高校应该重视女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的过程,积极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 1.1增加选修课程,加强性别角色教育
如增加女性学、婚姻学等选修课程,并加强性别角色教育,使女大学生了解即将扮演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理性地思考即将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勇敢地接受与面对未来生活,减少内心的恐惧与焦虑。 1.2教师对性别角色的积极引导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中知识的传授,教师对性别角色的态度、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角色定位。若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在教学期望、教学态度、教学活动、学业评价中,能够公平的对待女大学生,引导她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她们的社会认同感等,这样就可以积极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3提供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高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她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发现自身的价值与不足。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她们的动手、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提高她们自我角色定位的合理性。 2.自我调节
2.1去消极的自我意识
社会的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消极自我意识形成的原因,消除消极的自我意识不仅要求社会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应该认识到社会是朝着开放、民主的方向发展的,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可以实现的,应该正确地看待男女性别差异,消除自卑的心理、依赖心理。 2.2全面评价自身的价值,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
女性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职业中也能够承担重要角色,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女大学生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只要有目标,肯努力,就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3.社会调控
3.1转变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观念,树立男女平等的社会风尚
当今社会虽然是民主社会,但是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确根深蒂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只有真正转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风尚,女大学生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给自己正确的角色定位。
3.2国家应该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保证女性的权力
男女平等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到实处,国家应该出台法律政策,切实保障女性具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只有有了法律的保护,女大学生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潜能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84. [2]郭喜青,性别角色社会化与女性消极自我意识的形成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秦晓红,当代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h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