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防止地面空鼓的要点》,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防止地面空鼓的要点
作者:郭柏丽 张春华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施工水泥地面方法的阐述,分析了水泥砂浆地面空鼓开裂各种因素及控制方法,简明扼要,便于掌握。有效的控制地面的基层处理、干硬性水泥砂浆的搅拌及面层抹压的时间和养护是实际施工中控制水泥砂浆地面空鼓开裂的关键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也是有其局限性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半球的温带,所总结出来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法是适用于该地区的。然而近年来我国援建的、承包的许多国外建设项目,有很多是处于不同的地球纬度上,其气候环境条件、工人施工习惯使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内已经总结出来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法也需要改进。在南美洲热带某国家工作时,对水泥砂浆地面质量通病防治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2009年,中国援建南美洲某国200套经济型住房项目,在地面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水泥砂浆地面不同程度的空鼓裂缝现象。当时,施工单位是按照国内施工经验和方法去安排施工,对于这一质量问题首先进行了仔细讨论、认真分析,最后根据当地特殊气候环境条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最终解决了这一质量问题。 1.水泥砂浆地面空鼓裂缝原因分析
水泥砂浆地面的传统施工方法是采用1:2~2.5水泥砂浆(湿浆)20厚,三遍成活,抹平工作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在水泥终凝前完成,一般情况下抹平与压光时间间隔为4~6个小时。
2009年,在南美地区的一个国家承建了一批单层住房项目,设计地面做法为:素土夯实,C15混凝土垫层100厚,素水泥浆一道,20厚1:2.5水泥砂浆面层压实赶光。我们采用了传统的施工方法和质量通病防治方法,在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完成一个月后,发现多数房间出现空鼓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鼓裂缝还在增加。这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将一户地面割开现场查看,仔细分析空鼓原因,认真讨论处理意见,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种:
(1)基层清理不干净,落地灰及砼表面的浮浆没有完全清掉,或者是基层表面在施工后,由于天气干燥且气温高,使得基层表面水分迅速蒸发,表面水泥胶结料严重缺水造成水泥失效,形成天然隔离层,使基层与面层没有结合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水泥砂浆铺设前,基层表面浇水不足,没有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对基层含水率的影响,没有充分湿润;铺设水泥砂浆后,水泥砂浆中下部水分很快被基层吸收,上部水分迅速蒸发,造成砂浆水分失去过快,面层与基层粘结不牢。
(3)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大,由于当地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室外最高气温45℃以上,夜晚25℃左右),特别是中午对水泥砂浆的影响较大,砂浆水分蒸发较快,收缩较大,影响上下层之间的粘结,容易使面层形成开裂空鼓。
(4)水泥砂浆面层施工完成后养护不够。上午洒的水,按计划的洒水次数进行养护时,由于气温高很快蒸发掉了,没有及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增加浇水次数,或者采取其它有效的保水措施如增加麻袋片、草帘、塑料膜等保水措施,保证在完全潮湿的状态下养护不少于7天。 2.防治方法和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以上原因,明确了问题环节,并结合当地的水泥地面做法(据了解当地水泥地面都采用干硬性或半干硬性做法),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1)采用机械清理及人工采用钢丝刷配合清理相结合,彻底将基层上的落地灰及浮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将失去强度的表层刨去,露出强度符合要求的基层。
(2)基层清理完后,浇水冲洗干净并使基层充分湿润(水分不再渗入)。
(3)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做法,在清理过的基层上(不得有积水)刷水灰比为0.5素水泥浆一道,作为界面处理剂。为提高与基层的粘结能力,需要在素水泥浆内掺入水重量15%的108建筑胶。干硬性水泥砂浆体积比为1:3.0,水灰比为0.3~0.4,铺设厚度平均为20mm,用刮杠刮平,木搓板搓平再用铁抹子压实,面层采用厚1mm左右、水灰比为0.67的水泥净浆,用铁皮抹子收光,随上随压光,不压第二遍。
(4)面层完成15h后,在保持潮湿的状态下养护不少于7昼夜。为保证潮湿状态,我们采用了塑料薄膜覆盖、洒水养护,并适当增加了洒水的次数。 3.施工中注意事项
(1)施工准备:水泥采用不低于32.5#普通或矿渣水泥,砂子采用天然中、粗砂,含泥量小于或等于3%,且过筛。室内门框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木门订好保护铁皮或板条,避免后安装门框造成地面修补。
(2)高度重视基层处理这道工序,操作前将基层上面的浮浆、砂浆及杂物等清理干净,包括对强度不足的表层清理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可在水泥地面施工前1天,先将基层浇水湿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w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