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诗经》两首

2022-09-05 07:47: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册 《诗经》两首》,欢迎阅读!
诗经,上册
上册 《诗经》两首

上册 《诗经》两首



《诗经》两首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二、学习两首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三、体会两首诗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学诗重在熟读背诵,一定要加强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吟唱中和艺术美。

二、两首诗表现手法同中有异,可作比较式讲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学习《伐檀》,重点体味古代奴隶们在对奴隶主贵族不劳而获的强烈的责问和讽刺中所


流露的愤懑不平的情绪。学习的用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一个诗歌单元,从形式看,除了毛泽东同志的《诗二首》外,其余的都是新诗。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新诗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格律的束缚,自由灵活,易学易懂。毛泽东同志在50年代初写给《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指出,要学好旧诗,因为新诗是从旧诗发展来的。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星汉灿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

现在,我们就从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学起,先学第1首:《伐檀》 二、疏通课文。

1.《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 (三)口头回答问题: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是什么问句? 明确:特殊的疑问句——激问。

2.“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反语。

二、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伐檀》,奴隶们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贵族的责问声,仍萦绕在我们耳边。恩格斯说,愤怒出诗人。这首诗有力地表现了被剥削的奴隶们内心的愤恨不平。今天我们学习《硕鼠》,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它所表达的奴隶们对奴隶主的叛逆之情,对奴隶主的讽刺鞭挞,更有力度和深度。现在我们齐读一遍。

三、文句疏通。

1.硕鼠硕鼠 这是呼告,也是比喻(借喻)把不劳而获的统治者比作大老鼠,生动形象,直呼其名,极含蔑视嫌弃之意。

2.莫我肯顾 是宾语前置句,它正常的顺序应是莫肯顾我

文言中宾语前置(详见高中语文第四册325页至336页)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否定句


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二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这种句式,介词的宾语也前置,微斯人,吾谁与归!三是用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莫我肯顾是宾语前置的第一种情况。

3.“逝将去女,逝,往,过去。从旁的一般同走路有关,如造、适、进、追、达、过、迁、逃、返、巡、遁、逐等,这也同走路有关。有人认为是通假字,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sR.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