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叛逆期的表现及策略》,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叛逆期的表现及策略
作者:王素丽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3期
一、幼儿叛逆期情绪表现
在三岁左右,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
1.生气。是幼儿早期最常发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因为触发生气的刺激太多,也因为幼儿很快就学会生气是获取需要的既快而又简单的方法。触发生气的情况有:游戏时的争执、盥洗与穿衣方面的反抗、有趣的行动受干扰、欲望受挫折、和其它孩子打架、别人抢走他所爱的东西、以及被人辱骂。儿童生气的次数与强度,家庭环境占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喜欢生气的孩子,多半生长在问题家庭、或是成人多于两个以上的家庭。有兄弟姊妹的孩子比独生子容易生气。当幼儿生气时,会表现愤怒,也就是“勃然大怒”。大怒时的特征是哭、尖叫、顿足、踢脚、跳上跳下、敲打、躺在地上,身体僵直、或是故做跛行状。三岁与四岁之间,脾气最坏。三岁前,发脾气的次数与强度,男孩、女孩差不多。以后,男孩有增强的倾向。
2.害怕。幼儿害怕的事物比婴儿或年长的儿童多。智力的发展,使他领悟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危险的状况。例如处在一种危险的生理状况,就像让他在一块厚板上行走,这种异常的情况会使他感到害怕。一旦奇怪的感觉消失,就不再害怕了。最初,害怕比较像“惶恐”,而不是真正的害怕。当他逐渐长大,害怕的反应也愈不同。幼儿害怕时的一般反应是跑开、躲起来、逃离引起害怕的情况、或是说一些话,如“把它拿开”,“我不要去”或是“我不会做”。并经常会啼哭或呜咽。逐渐长大以后,害怕的东西减少,害怕的程度也减轻了。这种现象,一部份是因为他了解到以前所害怕的情况,实际上并不足以畏惧;一部份是因为社会压力,使他企图掩饰恐惧以免被人耻笑;一部分是从社交过程中学会的勇敢;一部份则是因为成人的指导,使他对以前害怕的事物,采取一种喜欢或负向的态度。害怕的感觉减少后,经常会发展为一种病态的“痛苦”,也就是忧虑。在家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有时候并非真正害怕,但也感到很不舒服。例如,丧父或丧母,使他感到自己被遗弃,但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有时候会扩展而形成“游离性”的忧虑,于是,对任何状况,他都会产生一种轻微的害怕,认为对他是一种威胁。为了除却这种忧虑所带来的不愉快感觉,他可能会变为懦弱与畏缩,以逃避害怕,而使自己体验到一种含有忧虑的状况。
3.嫉妒。嫉妒是以人为对象的愤怒反应。嫉妒永远发生在社交状况,尤其当幼儿所爱的人也在场时。当父母或照顾他的成人把热心与关怀转移到其它人身上时——特别是新来的客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2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