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欢迎阅读!

通渭县通和小学课时教案
科目:语文 年级:二年级 主备人:徐世昌 第一审核人(组长): 史丹丹 督查领导签字 :姚映玉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课 题
古诗二首
课 时
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1.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等
教学目标 词语。
2.学习《咏柳》,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师
教学准备
学生
预习课文。 多媒体课件。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学生背诵诗句。 2.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
贺知章(659~约744) 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性狂放,与李白友善。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工书法,尤擅草隶。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传诵颇广。
设计意图:理解诗题的意思,这样为下面学习诗歌的意思打下了基础。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古诗,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古诗读通顺。 2.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合作解疑。 4.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这首古诗主要写了初春二月的柳树的勃勃生机。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不让学生读散,而且有韵味。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生读诗句,并简单说自己理解的诗意。
二次备课
(1)这里把柳树叶子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柳条。因为柳条细长、柔美。 (3)诗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增加了诗的情趣。“不知”是发问,旨在引起人们的注意。
(4)“二月春风似剪刀”由无形到有形,写出了春风神奇灵巧地剪出一丝丝柳叶,装点锦绣大地的景象。
2.欣赏课文插图,通过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体会春天来临时生机勃勃的景象。
设计意图:赏析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将春风比喻成剪刀,非常贴切而生动。这个比喻并不直观,单独让学生来理解,突破了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四、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1.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学生读出诗人对柳的赞美,对春的歌颂之情。 五、总结全文
1.学生自由讨论,谈感受。
2.根据提示,学生尝试朗诵全文。
设计意图:对诗歌进行总结,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填空:这两首诗都是写 季节的景物,第一首诗既写了景物,还写了
,表现了儿童的 ;第二首诗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m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