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2022-12-01 17:05: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欢迎阅读!
古诗,课时


21.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赏读《小儿垂钓》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小儿垂钓》

2.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回顾上节课学习《池上》的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导入揭题(激趣)

1.揭题: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2.一起读,知道题目意思吗?钓过鱼吗?

3.很多同学钓过鱼,钓鱼是件很有趣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又别有一番..情趣呢!

.初读探趣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上两遍,读正确,有不理解的词儿打上问号。

2.反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3.有不理解的词吗?

让学生一一列出。谁能帮帮忙? 让学生说,教师一一界定。

4.小结:诗读正确了,词语也理解了,那么诗中的趣味有没有读出来呢? 再轻轻地读一遍诗,你一定能看到许多有意思的画面。(生自读)你看到哪些有意思的画面呢?

.细读品趣

1.其实,要真正地体会这首诗的情趣和意境,还需要好好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体会体会,可以把自己认为有趣传神的词圈画出来。

2.个别指导,鼓励发言。

3.反馈:读完了吗?圈画了哪些词句?选择一个最有趣的同座交流交流。






4.谁来说?(指名)

①蓬头。(第一个回答的板书)(屏幕显示) ②侧坐。你还抓了哪些词语读出了你的感受?

③草映身(可见小孩子身子小)。是啊,如果是大人哪会有“草映身”的趣味呢?还有其它的吗?

④“稚子”,稚嫩,可爱,天真。

⑤“学”非“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同学们从一二两行诗中体会出了小儿垂钓的种种乐趣,能把你体会到的“趣”读出来吗?

教你方法:边读边想形象。

⑥“遥招手”“不应人”(相机板书,摇招手,不应人) “怕”写出了小儿垂钓的有趣心理,他在想什么呢?

小结:这正是儿童独特的心理,“遥招手”、“不应人”。(板书) 多么有趣呀,越爬越有趣。能读好这个这两行诗吗?方法:借助手势。 4.读得很好。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演出来吗?

小结:一个“招手”,有的这么表演,有的这么表演,有的这么表演,各有各的情趣,同学们的理解都可以,专家们也一直在争议呢?甚至连是小孩招手,还是路人招手,都有不同的意见,这个呀就是学古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等我们长大后再去研究

5.刚才我们通过抓词语,想画面,品意境感受到了小儿垂钓的野趣、乐趣、生趣、情趣。这些便是难得的童趣!

.吟诗诵趣

《小儿垂钓》这首诗,短短四行,却给我们勾勒了一位天真浪漫,稚气可爱的小儿的形象。闭上眼睛音乐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满童趣的《小儿垂钓》

师范读(完,听音乐

吟诗是感情丰富的表现,是自我陶醉的体现。自己也试着吟诵这首诗。 大家(挺)有吟诗的味道,谁愿意来试试?推荐一个吧?(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NH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