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商务礼仪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差异

2023-01-25 06:38: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俄商务礼仪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差异》,欢迎阅读!
跨文化,商务礼仪,视角,差异
中俄商务礼仪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差异 前言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相邻的经济大国,贸易合作从10世纪就已经开始,并且不断发展,尤其从2000年普京开始执政,中俄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十几年贸易额增长了近八倍多。但是,由于长期传统观念的影响,不管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一提到贸易活动,就界定在以质论价,钱货交易的层面上,往往忽略了文化交际对贸易活动的影响。商务礼仪作为文化折射,越来越影响国际贸易活动,恰当的商务礼仪可助贸易活动一臂之力;反之,就会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中俄商务礼仪的差异

所谓商务礼仪,可以界定为商务人员在其商务活动交往中所应恪守的行为规范。目前,商务礼仪作为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已经渗透到国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它逐渐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缩影。由于中俄两国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礼仪文化已经不能再局限于自由文化的范围,需要进一步跨文化交流和沟通。中俄商务礼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时间观念、语言习惯、行为交际等3个方面。 1.1时间观念的差异

时间作为物质世界赖以存在的主要形式,是人类日常生活和认知的重要成素,因此,时间问题一直都是各个领域研究的对象之一。

在现代商务活动中,中俄两国的时间观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中国人对待时间随意性比较强,不能遵守时间计划,而且不习惯预约,周期性相对长。但是,与俄罗斯人相比,中国人对时间的要求还是相对严格的。在俄罗斯,人们喜欢休闲、散漫的生活,即使是商人也是节奏缓慢、懒散常见。如果有商务活动,一定不会提前或准时到达,常常会在预定时间的一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开始,结束的时间比预定的时间更要长,而且活动期间经常会被打断。正如许多国家的商务人士劝时间观念强的访问者:在俄罗斯,耐心比遵守时间更为重要。每年的4-6月是俄罗斯人的度假季节,经过56个月的寒冷时期,人们无不希望利用这段时间捞回一年的好阳光,所以,不宜进行商务活动;同时,商务活动还要避开节日。因为俄罗斯人对待节日的态度是一丝不苟,每逢节日期间,人们都保质保量地享受休息权,很少在节日期间加班工作,这些都是俄罗斯人享受生活、追求生活质量的表现。 1.2语言习惯的差异 商务活动离不开语言,无论是产品销售还是价格协商,以及合同签订等,每一个环节、每一场交易都是语言艺术的展示。

中俄两国虽为近邻,可是由于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两国语言习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称呼语上表现最为明显,俄罗斯人最常见的姓名构成:名字+父称+姓,这三部分经常出现在正式场合或者公文中。俄罗斯人习惯在称呼语中使用名字,如果你知道对方的名字,那么请使用它。(кронгауз,2008111[2]18这是关于名字的不成文规定。名字+父称,这种方式多用于称呼上级、长辈或者陌生人,以表示尊重。但是,近几年的商务活动中,使用父称的频率越来越少见,主要是受到国际交往的影响。中国人认为在正式场合不宜直接称呼姓名,即指名道姓。一般会在姓的前面加上老或小,以表示尊敬或亲近,如:老张、小李。或者在姓的后面加上职务,即姓+职务的方式,如:刘经理、王校长,哪怕是副职,也不能说刘副经理、王副校长,认为这样可以博得对方的好感。俄罗斯人等级观念非常强,对职务的称呼是很明确的,如果是副职一定要强调出来,避免商务活动的误解。 1.3行为交际的差异

体态学研究的主要观点认为:在交际中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获得信息,而且可以通过非语言行为传达心理状态和情感状况。非语言行为,泛指身势语,具有民族文化的特点。中俄两国的身势语从属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俄语的身势语是俄罗斯民族在长期的社会中屡次传承、变异、沿袭至今不断发展的结果,它们表达各种意义并包括复杂多样的感情色彩。[3]俄罗斯人说话时喜欢带手势,就好像是他们说话的一部分一样,如果吃饱了或者喝多了,会把手放在脖子下面。而中国人不会这样,如果把手放在脖子下面,那是件可怕的事情,表明要抹脖子。初次见面时,俄罗斯人会握手,而且力度很大;中国人也握手,但是相比之下力度就差远了,而且时间长短也有区别:时间长,代表感情深;时间短,一般性交往。承诺时,中国人会习惯用手指天,表示指天发誓;而俄罗斯忌讳用手指天,因为东正教认为天是最神圣的地方,是上帝和善良人居住的地方,人不能随便指,他们会用右手放在自己的胸前,这与其他基督教国家的礼俗一样。 2 影响中俄商务礼仪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商务礼仪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独特文化文化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简单的讲,文化就是社会实践和信仰的总和。同时,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对商务礼仪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同。

中俄商务礼仪的差异主要是源于两国的传统文化的差异。众所周知,俄罗斯地大物博,人烟稀少,商业竞争不如中国激烈,比如:在中国买东西没有零钱,商家就会到处帮你换钱,千方百计地把东西卖给你;而在俄罗斯,如果想买个不贵的东西,没有零钱就很难买到了,体现了俄罗斯人好逸恶劳、懒散的生活态度。俄罗斯还是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其中东正教的影响甚远。东正教一直认为自己是最接近上帝的正教,有严格的教规和隆重的宗教仪式,经过几百年的宗教文化渗透,培养了俄罗斯民族对宗教特有的虔诚。在政治上,俄罗斯政治家借助宗教情节来争取民众的支持;在生活上,俄罗斯人从出生到生命的尽头,都有宗教仪式伴随着;教育上,俄罗斯政府曾在19个地区学校新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宗教文化与道德伦理课程的试验。种种社会现象表明,宗教意识是俄罗斯民族思想的根基,这使得俄罗斯人具备了沉重的道德感和历史责任感,铸就了俄罗斯人性格的复杂性。

中国,从总体上看是一个非宗教国家,几乎没有一种宗教占统治地位。实际上,中国人不信教并非科学无神论者,只是具有潜在的宗教心理(叶小文.2003[2]15即在很多中国人心里都有个敬仰膜拜的神。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历史上诸多时期,这三家是并行发展的,这使传统文化富有多元化的特点。当然,中国人中也有一部分是信教的,或者是似信非信,或者是同时信几个,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兼容、中庸的文化值取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ci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