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发表成功经验

2022-11-04 20:3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SCI发表成功经验》,欢迎阅读!
经验,发表,成功,SCI
SCI发表成功经验

CI的发表比起一般的难度要更大,原因有很多,其中由于大部分SI期刊是国外期刊而在撰写的时候,中英文之间的差异便是最大的因素。那么要怎样才能成功的发表SCI呢?现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想做出有影响的工作,高水平SCI发表,就一定要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只有具备创新的SCI才更能被SCI期刊收录,对于重复的研究和选题我们也只有在得出新的结论时才具有意义。



2、避免低级错误:利用WORD等软件查拼写和语法错误;认真核对每篇,检查的姓名和名称有无拼错、页码有无错误、引文的格式是否前后一致。对于的数据结果,一定要仔细的审查看看是否出现遗漏或者在统计学处理的时候出错。中低级错误的存在会影响审稿人的印象,因为它反映了对科学的态度。



3、避免写自己无法驾驭的长句,表述力求清晰简明.不要过多 自我 ,如For the first time noel.由于国内研究人员普遍英文水平在撰写SI时还存在难度,所以过于冗长的句子,我们应该适当的进行拆分,不要因一句长句导致出现语法错误,甚至连句子的意思都出现偏颇。工作的创新性应由读者来。

4、文章不是越长越好,不要为凑字数而说废话。由于版面的问题,SCI刊对于SCI的字数一般也会有所限制,所以在撰写之前,我们要仔细查看想要投递期刊的,了解对字数的限制或者其他内容,在撰写过程中心中才能有所把握。

5、好的科学应该有血有肉,切忌写成干巴巴的实验或计算报告。尽管科学要具有科学严谨性,但并不表示我们在表述上就要以简单的数据和实验来展


.避免内容枯燥的关键,在平时的知识积累,包括对文献的掌握,对数据背后科学图象的深入思考和透彻认识。



6、好的科学,应该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的各部分是有机整体,相辅相成,切忌简单堆砌,让读者看不出一致性和连贯性.可以在构思的过程中,我们先写好提纲,安排好的结构,这样在撰写的过程中便不会因为杂乱的数据而导致的内容过于混乱.



7科技的目的在于有效的交流,心中始终要有读者,并考虑到编辑和审稿人。撰写一篇SC,我们要考虑读者和审稿人员的学术水平等,一些领域常见的内容可以不加以冗长的描述。

8、换位思维:作为本人,当然对自己的工作最熟悉.往往会想当然认为读者也同样熟悉,因此在细节的交代上疏忽遗漏。常把自己 换位 到评审人和读者的角度,从他们的角度回头看自己的文章是否交待的清楚明白?如果自己来审这篇文章,会提哪些的问题?会认为文章存在哪些弱点?

9、可以模仿但绝不可以抄袭(抄袭包括抄袭科学内容和/或抄袭文字).引言和讨论中,可以参考和借鉴文献中的某些思路和写法,但是一定要消化吸收,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切忌照搬,以免抄袭的嫌疑!

10、磨刀不误砍柴功,在准备和写作稿件上多花费的时间,将在稿件的接收速度和修改难度上补回来.写作时,认真对待的每一部分,每一细节。一篇好的应该经过多次修改,切忌急于求成!

11、稿件没有被刊物直接接收并不可怕,只要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总能有修改的余地,要学会与审稿人斗争和妥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cS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