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鲍照《代东门行》原文及翻译 赏析

2022-10-18 07:0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鲍照《代东门行》原文及翻译 赏析》,欢迎阅读!
东门,赏析,鉴赏,原文,诗歌
【诗歌鉴赏】鲍照《代东门行》原文及翻译 赏析



鲍照《代东门行》原文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鲍照《代东门行》翻译注释

、伤禽:为箭所伤的飞禽。这里用的是更赢射雁的故事。《战国策。楚策》记载:更赢以无箭的空弓射得了一只大雁,他说他罚邰希葜那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伤口痛,鸣声悲是因为失了群。在这种情况下,大雁一听到弓弦声就惊慌高飞,于是由于伤口的剧痛而掉了下来。恶(wù物):厌恶。弦惊:弓弦放开时发出的声响。 2、倦客:倦游之人。离声:离歌之声。

3、断客情:即伤客心,使行人伤心。宾:宾客,指送行者。御:侍者。这两句是说离歌之声使行人伤心,送行人和侍者也流下了眼泪。

4、心断绝:肠断心碎,以喻悲痛到了极点。去:离去。诀:话别。这两句是说离别时哭得心肠断裂,将要走又转回来话别。

5、一息:喘息之间,顷刻。不相知:指不在一起。这两句是说片刻的分离已很难过,更何况是远去异乡长期的别离呢! 6、征驾:远行的车子。

7、杳杳(yǎo咬):深远幽暗的样子。


8、闺:闺门,内室之门。

9、夜中:夜半。饭:这里用作动词,用饭。 0、草:一作“秋”。

、梅:梅子。葛:葛布,一种做单衣用的夏布,用葛茎的纤维织成。这两句是比喻客中的忧苦,意思是说食梅苦于味酸,衣葛苦于难以御寒,正如作客他乡不能不为忧愁所苦一样。

2、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指音乐。解颜:开颜,指欢笑。这二句是说空有满座的人演奏乐曲,也不能使愁人心情快乐。

3、弥:益,更加。端:头绪。这二句是说本想以高声歌唱来宽慰自己,可是反倒引起了更加深重的忧愁。 鲍照《代东门行》赏析

《代东门行》是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五言诗。鲍照这首诗虽是依题仿作,但在内容上还是有所发展的,不过“伤离别”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主题。因此要说它的特色,恐怕还在于诗的选材与表现。

《战国策?楚策》中有一则故事,说更嬴与魏王在京台下,仰见飞鸟,更嬴说:我可以为君王用无箭之弓射下空中之鸟。魏王不信。一会儿有雁从东方飞来,更嬴引弓虚发而雁落,魏王仍是不知其故,更嬴解释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雁,因“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创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创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者音烈而高飞,故创陨也”。诗的开头“伤禽恶弦惊”,就是化用了这一典故,用以比喻“倦客恶离声”??久倦羁旅的游子最厌恶、最害怕的便是离歌之声。两句两个“恶”字,既增强了类比性,也加重了感情色彩。但是,“恶”之偏至,这就是人世间之所以有不幸的一个原因吧。第三句的开头便用“离声”二字顶上,声情之急,节奏之紧,直令人难以喘息。“离声”一出,不仅去者伤情,就连送行的宾客和驾车的仆夫亦不禁潸然泪下,诚所谓“一曲离歌两行泪”,

“天涯去住各沾巾”。此情此境,行子更难自持,只见他伤心落泪,挥泪而去,去去又回,依依话别。这几句由声而写到情,由己之情写到宾御之情,由宾御之情再回到己之情,回环往复,层层递进,把那种两情互感的情绪、场景和气氛,表现得一气贯注,淋漓尽致,以上将离情写足。下面两句说片刻的分离都会使人难受,何况是远游异乡的长久别离呢。叙议结合指出如此离伤的原因。应该说这个议论也是充满真情实感的,所以谭元春说它“甚真甚真,有情人之言”(《古诗归》)。因果相依,不着痕迹地为诗的上一段作了小结。同时,“异乡别”又为下一段写离乡远行之况作了准备。这种“住而未住”、“藕断丝连”的转接方式,很像词中的“过片”。可以想见词中的一些艺术手法,在诗人的创作中早有实践,只不过没有明确地上升为一种文学形式(词)中的自觉的艺术法则。 诗的第二段说车儿在漫漫长途上远行,颠簸摇晃了一天,又是日落黄昏,夜幕笼罩了静寂的大地,眼看周围的人家都掩门入睡了,可是远行的游子直到半夜才盼得一顿晚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ZQ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