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三法

2022-08-15 03:06:5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三法》,欢迎阅读!
三法,课外,小学生,指导,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三法



古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今,很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以前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可见,多读书能提升语文水平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不谋而合。不过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所以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展开课外阅读,尤其是学生自身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更需要组织学生强化课外阅读,激励大量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品尝到无穷的乐趣,从而促动阅读兴趣的持续拓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创造条件促动“读”

一般说来,爱读书也和爱活动一样,小学生的共同特点。很多上了学的孩子,手头都有一些为他们所爱读的小书小报,很多家长也不惜花钱给孩子买书订报。面对这个特点,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总是满怀热情给予鼓励,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一是保证时间——除了允许他们是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实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二是布置作业——针对全班绝大部分学生都有的课外书报,经常布置少量的思考性作业,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相关内容和情节,学习其中的相关表现方法,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有助于自己的写作。

三是推荐读物——每逢新学期开学,我都会在班上贴出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介绍,指导学生选订;平时也经常结合语文或班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好报。有时甚至还代为他们统一办理报刊的预订。经过老师的推荐,学生大都能从有益于身心、有助于学生的目的出发,选订或选购书报。

四是传观笔记——有的学生能从读过的文章中摘录精美的词语或句子;有的学生会把自己从读书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我十分重视把他们写下的一本本笔记、一篇篇好心得,在班上贴出来,或让大家传阅,以肯定他们这种读书的好方法,并激发更多的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

二、介绍方法引导“读”


很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读得很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所以,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等有收获。我的做法主要是结合阅读教学,向他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相关书报的相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对个别总为作文不会开头而发愁的学生,我曾用这种阅读方法,具体引导他们选读他们所订的几本小学生优秀作文,让他们从若干篇习作的开头语中,实行仿效和借鉴。从此,他们在作文时,再也不为开头难而发愁了。

二是浏览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用这种方法阅读,对于爱读书报,却无充分时间去细嚼慢咽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可取的。每当学生买回一本新书,大家都爱不释卷,总想先睹为快,但又不能不顾及听讲和作业时,我就常常一面重申“不允许上课时偷看课外读物”的纪律,一面鼓励大家用浏览法,先看个大体的眉目,待下课之后再去细读。这样,既不挫伤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有解决了时间矛盾,维护了上课纪律。

三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比如对教师结合阅读教材推荐的相关文章,往往可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校内的课余时间或回家之后,去反复阅读,并按教师预先提出的思考题去思考、去解答。记得有一次上了鲁讯先生所写的《早》之后,学生按我布置的几个问题,分别精读了《我的伯父鲁讯先生》等课外读物着重了解了鲁讯先生的简要生平与高尚人格,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是摘读法,即用摘抄文章相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这是我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我所带的班级中,人人都备有这样的摘抄本,美其名曰《采蜜集》。每当指导学生作文时,我就要求学生翻翻自己的《采蜜集》,从中选用资料,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三、展开活动强化“读”

为了把班上已逐步形成的课外阅读风气持续下来,发扬下去,我经常围绕课外阅读展开一些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并且把这些活动与阅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回顾自己几年来展开过的这类活动,能够归纳为“三会”“三赛”“一展评”。现分述如下:

所谓“三会”,即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因为学生最爱听故事,也最爱读故事书,所以每个学期,我都要利用作文课、自习课或队会,举行一二次故事会。往往一经发动,学生都纷纷报名参赛。大家都争先把自己从课外读物中学来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娓娓动听


地讲述出来。有时他们还会采取分角色化装表演的方式讲故事,使活动趣味无穷。“佳作欣赏会”一般采取音像结合的办法实行佳作欣赏,即一面欣赏佳作的朗读录音,一面看体现作品情境的相关图片或投影,让大家从佳作欣赏中获得教益。“读书心得会”有时是配合习作指导或习作讲评实行的,有时也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三会”活动对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爱好,提升他们阅读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所谓“三赛”,就是速读赛、朗诵赛、读书知识赛。为了检验课外阅读效果,几年来我一直把促动课外阅读的这些竞赛纳入整个课外活动的计划之中。速读赛,即选用同一篇散文,学生在限定的时间之内实行阅读,看谁能说准文章的主要人物、线索及主要内容,并判断出文章的优劣。朗诵赛,主要是对所选的诗歌、散文作出表情朗诵;读书知识竞赛,即设计干读写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题,让学生竟答或书面回答。当然竞赛仅仅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强化课外阅读,以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水平。所以,无论是展开哪种形式的竞赛,我都事先放手发动学生实行竞赛准备,促使他们在“读”中增加知识,提升水平。 所谓“一展评”,即展出并评比好的读书笔记。这个活动,我也每学期都要实行一二次。因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持续被激发,所以各种各样的读书笔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扎实,每一次展评中,都能显示出新的特色。如有的摘抄型笔记,分门别类,简明扼要;有的归纳型笔记,归纳的当,概括有力;有的感想型笔记,联系实际,体会深刻。学生在展评读书笔记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有进一步得到强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P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