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解题的一般步骤

2022-09-01 10:48:5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解题的一般步骤》,欢迎阅读!
解题,诗歌,步骤,一般
诗歌解题的一般步骤

1、审诗题(写作缘起、时间、处所、人物、场合、感情基 调) 如《望月

怀远》、《春夜喜雨》、《旅夜书怀》、 《柳》 ..

2、审作者(时代、身世生平、思想、风格流派) 3、看注释(难字,或有典故)

4、通词句(认清歧义、理顺倒文、解读典故、推断品味关键字词,概

句义)

5 味意象(形声色质味P情调;时空位置(在脑海中形成“多媒体”

的图景)

6 入意境(设身处地,涵泳品味,领悟其中的“情”或“理”) 7 定主旨(综合思想因素与感情涵义,比较主次轻重)

8 认“技巧”(结构关系类、语意关系类、表达方式类(主要是写景

抒情方式)、语句修辞类)

相关基知解读 认真研究诗歌的题目,分析其包含的信息,对提高诗歌

赏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类型主要表现手法等)。可 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一、如果诗题直接点明或暗示感 情,那么考生应该从题目所提示的感情入手,去理解作者运用了什么典型细节 和景物来表达感情。如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 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如果没有题目中“征人”对事件的指 引和“怨”对情感的提示,粗心的考生可能难以理解这首诗。 二、如果题目直 接点明了描写的对象,那么考生可以从描写对象着手,通过把握描写对象的特 征,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 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 暗几重。 我们在鉴赏这首诗歌的时候切不能漏掉题目中的任何一个字。如 “听”点明了事情,诗的后六句都是写作者听到的内容。“蜀僧”点明了弹琴 者的身份,“僧”有自己的弹琴内容、弹琴风格,“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 水,余响入霜钟”是写琴声的超脱世俗。“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更通过 对景物的感受,说自己沉浸在音乐之中,而不知道时间已经是傍晚了,这就从 侧面来衬托琴声的曼妙超俗,表现了琴声的艺术魅力和蜀僧弹琴的高超技法。 又如陆畅的《惊雪》“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 飞。”诗题的“雪”就是诗歌的中心意象,即思想感情的载体。“惊”,惊 讶,惊叹,借雪花飞舞的冬景,表现出诗人热爱自然风光、热爱美好生活的美 好情操。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 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借“乌衣巷”这个具体的“象”的今昔变化 来表现“意”——写历史的变迁和豪门贵族的兴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 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 来。”这首诗借“山寺桃花”这个“象”表现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如《题 李凝幽居》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 三、如果 题目点明了所写的事件或背景,如《次北固山下》《秋夜》《江汉》《移居》 等,考生应该注意到这些诗歌的内容,或者与题目的内容有关,或者由题目中

背景引出,或者写在某个地方的活动。考生就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与诗歌所表 达的


思想感情相关的信息。如《次北固山下》中的“次”就暗示了游子漂泊在 外,《秋夜》既“秋”而“夜”,作者又是女词人朱淑真,如果不寄寓着思念 和愁绪,岂不怪哉 ?《江汉》更是点明了杜甫晚年漂泊于江汉一带的事件,从而 暗示了他晚年的颠沛流离,自然寄托了他的身世之感。 2006 年北京卷的题 目是《移居》 [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 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善欺。注释:①将:岂 纪:经营 ] ,如果考生能够对这首诗的题目产生足够的重视,认识到陶渊明写 的是搬到新家之后的事情,那么就会考虑到新家的环境和与邻里的关系。再根 据诗歌的细节,就不难理解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感受到一种 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谊”。这一类题目在诗 歌中的数量最大,考生们应该重视。 四、诗歌的题目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只要 细加分析,就能基本分清诗歌的类型,大体上明白诗歌的表现手法。一些以事 物命题的诗很可能就是咏物诗。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 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以事物命题,可以初步判断为咏物诗,而咏 物诗的基本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虞世南的《咏风》、贺知章的《咏柳》于谦 的《石灰吟》等便是如此。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 马策和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从标题可以推断为边塞 诗,而边塞诗的表现手法多为写景叙述抒情相结合。又如杨巨源的《城东早 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 人。”一看便可以断定为写景诗,其基本表现手法必定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 融。象这样的还有杜甫的《江村》,张旭的《桃花溪》等等。 当然,要真正透 彻地了解诗歌内容,领会抒情主人公的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还得对 容做精微的鉴赏。然而,因为题目是诗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 该把仔细揣摩题目意思作为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起始 环节。只有这样,才能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F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