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音乐鉴赏论文》,欢迎阅读!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无疑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创造。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的社会生活以及情感世界。它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它可以把人们的喜怒哀乐集与一起,对人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在生活,学习之中,我离不开音乐,我时刻都在想着它,让它陪伴我每一个寂寞的时刻。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印象结构形式,音域很难对客观现实进行再现和描述但是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声音是它存在的形式,它具有运动性、流逝性、连贯性、差异性与听悟性。
一般意义而言,音乐分为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在课堂中我们又了解了中国古典音乐以及西方音乐。当然,要从音乐的种类来区分,又远远不止这些。
音乐借由人的创作,用音符构成的旋律,表达的是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或喜或悲,或悠扬或清脆,对于音乐的鉴赏、欣赏,事实上就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感悟创作者所蕴含的深切情感,从而产生人与音乐之间的共鸣、进而一步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听到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那是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片敬畏与仰望之情,更是带动了人们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之情;又或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时,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真挚的情感,缠绵悱恻、至死不渝的相爱,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一重高一重低,似是恋人低语,似是依依惜别,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又或者说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首音乐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更是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敢于挑战的经典。
音乐,是跨越时空的桥梁,通过对于音乐的欣赏,我们除了单纯的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更加是感受音乐内涵之美,它既是心情,也是作曲家的时代的缩影。在这门课的学习中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对音乐仍抱有一些疑惑,什么样的音乐能够被称之为经典?现代的流行歌曲又是否能被真正称之为“好音乐”。对于中国的“好音乐”在自己内心的定义,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的古典音乐,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都是我所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又或者利用传统的中国乐器唢呐、喇叭、琵琶、二胡等等进行创作的音乐,亦如《二泉映月》、《赛马》、《十面埋伏》、《百鸟朝凤》等等。那么流行音乐是否能够延续这样的经典呢?
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我豁然明白了,所谓音乐本就没有绝对的界定,无论用何种乐器,无论在什么年代,无论是什么样的演奏形式,对于“好音乐”而言,有的仅仅是是否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架构起人心之间的联系。古典音乐也好,流行音乐也好,西方音乐也好,东方音乐也罢,都只是人们对某一个空间、某一个时间的音乐的一个称呼罢了。
在另一方面而言,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王力宏等人便是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们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而这一点,又说明了中国的经典元素并没有被现代的人们抛弃。音乐,也是需要传承与改变的。与此同时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华夏大地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 “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更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事实上,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i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