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人从那些方面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其结果如何

2023-05-03 11:3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近代以来中国人从那些方面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其结果如何》,欢迎阅读!
向西,救国救民,近代,真理,以来
近代以来中国人从那些方面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其结果如何 1.地主阶级代表事件:新思想萌发(林则徐创办的外文图书馆,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所组成的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了了一批军工业民用及三支水师,且派遣留学生赴外国学习 2.农民阶级代表事件:太平天国(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较系统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主张学习数学,科学.效仿外国先进的整体,来寻求富强的道路)

3.资本主义代表事件: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尽兴的百日维新,通过103天短暂的变法,在中国推行君主共和的制度,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突破)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三名主义的提出) 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走这条路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由中国革命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在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而失败之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中国共产党在反动分子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面前,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够与反动势力继续斗争,才有可能继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八七会议确定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斗争路线,并决定土地革命,走上了武装反抗反动势力的道路.但在三大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革命军队在攻打大城市中损失惨重,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想在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中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无法成功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并且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在农村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利与革命力量的发展.加之反动军阀的分割统治,也使革命力量能够在敌人统治边缘地带生存下来.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转入了井冈山地区,与当地的农民武装共同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俩次伟大转折性的会议

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核心

第二次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八十年光辉历程中,经历了以1935年遵义会议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两次伟大转折。两次伟大转折虽然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具体内容,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胜利发展的关键,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其发生、发展又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特点。充分认识其作用和影响,认真总结其宝贵经验对后继者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很有教益的。




两次伟大历史转折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第一次伟大历史转折发生在长征途中,以1935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扩大会议为标志。在党和红军处于生死攸关之际召开的遵义会议,批判了“左”倾错误军事路线,结束了第三次“左”倾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后十四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78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建国以来历史的伟大转折。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二次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并逐步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只九年,国民生产总值就翻了一番;到二十世纪末,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向着在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迈进。 可见,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辉历程中经历的两次伟大转折,形成了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领导集体,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开辟了两条通向胜利的新道路,对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sc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