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2.2《起点和终点》教案》,欢迎阅读!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2.2《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课题 起点和终点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1
科学概念目标
1、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目标
学习 1、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目标 2、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4、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 重点 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难点 能公平比较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提问:
你参加过跳远比赛吗? 怎么知道谁跳得更远? 归纳:
确定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大,跳得远。 2、跳远比赛
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同学上台比赛跳远,画起跳线和落脚线。
思考:怎么画起跳线和落脚线? 归纳:
与脚前尖对齐画起跳线,与靠后的脚后跟对齐画落脚线。
一、体验纸蛙跳远
发纸蛙,每人一个,体验纸蛙跳远方法,让纸蛙跳跃一段距离。
1、试一试:纸蛙怎样才能跳起来?
明确:
按下青蛙的屁股,快速放开就会跳起来。 2、怎么知道青蛙能跳多远?
明确:
青蛙头对齐起跳线,对齐青蛙尾部画终点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是青蛙跳的长度。 二、纸蛙跳远比赛 1、领取材料
彩笔、纸带、剪刀、胶水、纸蛙 2、比赛方法
学生活动 回答
两位上台跳远 回答
设计意图 从日常的体育运动入手,引入起点和终点概念。
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利用起点和终点
讲授新课
试一试 回答
第一步:画一条起跳线,将蛙头对齐起跳线,进行起跳。
第二步:当纸蛙落地时,要在纸蛙尾部画线。 第三步:用纸带做标记。纸带一端标出起点,对齐起跳线,另一端画终点。
第四步:重复跳三次,记录纸蛙三次跳跃的距离。
3、我的课堂活动记录
把跳得最远一次,用剪刀沿着终点线剪下,粘贴到活动手册。
按步骤比赛
三、研讨 1、小组内哪只纸蛙跳得最远? 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实验基础上
明确: 研讨交流 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越大,跳得越远。 2、观察张贴的纸带,它为你提供了有关纸蛙跳远 的什么信息?
明确关键词: 起点、终点和距离 3、你的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相同吗? 你是怎么知 道的?
明确: 纸带一端对齐,比较长短。纸带长,跳得距离 远;纸带短,跳得距离就近。 4、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 四、课堂练习 1、一只青蛙从A跳到B,请画出起点和终点。
做练习
2、青蛙跳远比赛,最好的测量方法是( A )
的标识,比较距离大小。
总结课堂知识
为下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课堂知识检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a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