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导》,欢迎阅读!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导
“我现在就处在这种,不知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的近况,这段时间我真的想不管他了,就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我有三个孩子,我要经历完一个又一个,现在正和大女儿冷战中,我快死了。”
“我家孩子现在很叛逆,前段时间稍微不如她意她就摔东西,这段时间我们改变心态,尽量克制不管她,给她关心,爱多一点,要好一点。但是一叫她做暑假作业,学习她就说不做了,不上学了,怎么办?”
“我家目前就是叛逆时期,好烦人,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由此可见,只要一提叛逆,许多父母立即头疼、崩溃、不知如何是好。其实,只要正确认识到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放平心态,顺其自然,不知不觉也就过去了。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每个季节都不可能跳过。冬天冷、夏天热、春秋季节气温凉爽人也感到舒服,但是谁再有能耐都不可能跳过冬冷夏热而只过春秋天的凉爽。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再为孩子进入逆反而崩溃了。
孩子的成长都有规律,一般从6、7个月开始便有了小叛逆,孩子的叛逆期大致可分为:7个月左右、2岁左右、3岁左右、5岁左右、8岁左右以及16岁左右等几个叛逆期。随着年龄的不同,孩子的表现和需求也不一样,教育方式和方法当然也要随之改变。在孩子诸多叛逆期中,最让父母感到头疼的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下面我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青春期一到,孩子便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这时便不再愿意一切听别人的指挥,处处总想表现自我,也想得到父母的认同和赞赏。这一时期的孩子虽然已经长大,但是心智方面还不够成熟,有的想法和做法总是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总是认为孩子是异想天开、做事太离谱,于是便加一否定。
这边孩子表现自我想得到父母的肯定,而父母则因为孩子不切实际而否定,这样使孩子的期望值落空,孩子内心不服气,便与父母对抗,于是亲子之间矛盾便产生了,有的甚至演变成严重的亲子冲突,于是父母和孩子两方面都不愉快。
孩子认为父母不尊重、不相信孩子,父母则认为逆反的孩子难管感到头疼崩溃。
如何解决这一时期的亲子矛盾呢?建议父母不妨这样做: 1、接纳孩子,尊重孩子
前几天聚会和朋友们谈论有关孩子逆反问题时,有一朋友说:“腚眼子再臭也不能割掉扔了。”这句看是粗鲁却朴素的一句话告诉我们,孩子毕竟是自己的,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自己最心疼,孩子再怎么不靠谱,做父母的只有接纳,不能遗弃。
父母爱孩子不是只爱乖孩子,也不是只爱孩子的优点,父母真正爱孩子就要爱孩子的全部,不仅仅因为孩子优秀才去爱,孩子即使有缺点父母也要爱,接纳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逆反期的孩子最在意别人的尊重,如果父母不尊重就会激起孩子更强烈的逆反,让亲子关系僵化。尊重孩子同样是爱孩子的一种方式,只有尊重孩子,对于孩子的“不靠谱”才能不会大惊小怪,父母才能想方设法去引导和教育。
2、以柔克刚,少说多做
对于逆反期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对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最忌讳的是父母唠唠叨叨。平时,父母认为自己的苦口婆心是对孩子好,但是父母的苦口婆心往往会被孩子认为是唠叨。孩子本来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该再被管束,尤其在家庭中孩子期望父母的认可,想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想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是,父母的不信任会让孩子感到失落、郁闷、甚至产生挫败感,这样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敌意。
这时,父母最明智的做法是以柔克刚,尽量做到少说多做。比如:平时多关心关心孩子,当然不只是对孩子的学习关心,更多的应该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父母多关心,让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在孩子愿意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时,父母可以给孩子机会。平时父母遇到什么不懂的(哪怕是懂也要装着不懂)事情,可以多向孩子请教。比如:这句网络语言啥意思?我的微信如何能不让提醒不分时候的响?我准备送朋友一个礼物,现在最流行的款式是什么等等,你这样的请教孩子特别喜欢解答和帮助。
孩子每帮助父母解决一个问题都会有一种满足感,同时孩子也在内心感受到被父母需要着,孩子便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父母这样做是融洽亲子关系最好
的方法。只要亲子关系融洽了,当孩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即使父母偶尔说说,或提出建议孩子也会欣然接受,因为在融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把父母当成了平等的朋友。
3、以诚相待,给足面子
我之所以多次在育儿文章中反复强调“孩子的面子很重要”,就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面子,尤其是在同龄人面前的面子。当孩子带同学、朋友到家里来的时候,哪怕孩子的朋友中有最不靠谱的孩子,父母当众也不能表现出丝毫的嫌弃,对孩子所有的朋友父母都要热情的以诚相待,给孩子足够的面子。
父母有想法可以事后与孩子交流,切忌:孩子的朋友一走,父母便开始唠叨个没完没了,尤其是父母不能说你以后不准跟某某某在一起,跟这样的孩子在一起能学不好等容易引起孩子逆反的话。
人常说:“截源不如开流”。父母想杜绝孩子和不靠谱的朋友在一起,父母的唠叨或训斥,只能让孩子反感,并增加孩子的逆反。与其唠唠叨叨自寻烦恼还达不到目的,何不教给孩子辨别是非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该如何去做呢!
专家建议:在对待存在逆反心理的孩子时,家长首先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其次,就是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们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委婉地纠正,而不是谩骂责打。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聆听孩子的想法,并在需要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成为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好顾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