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早期阅读培养策略引发的思考》,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班早期阅读培养策略引发的思考
作者:黄双凤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5期
摘要:3-6岁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重要时期,通过早期阅读来促进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已经普遍得到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重视。我们在从创设阅读环境,借助故事讲述,激发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几个方面去实践探索中发现,教师生动的讲述和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幼儿爱上阅读、学会阅读的基础,而良好的阅读环境与家园配合则是幼儿学会自由、自主阅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小班;早期阅读;培养策略;家园配合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28-01
早期阅读从属于语言领域,其最主要的也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3-6岁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那么,如何通过早期阅读来促进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已经普遍得到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重视,要让幼儿喜欢阅读,会阅读,我们从小班开始培养,从探索本班幼儿进入阅读区的情况看,阅读人数少,喜欢阅读、有阅读习惯或阅读经验的更少;个别幼儿有阅读的行为,如喜欢翻阅,能安静阅读短暂的时间,能看出画面上自身熟悉的事物(主要是名词)。与此同时可以看出,能获得画面信息的是那些比较专注阅读的幼儿,他们能正确拿书,轻轻的一页一页的翻阅,能端正安静的阅读图书;大部分幼儿随意地手抓式的乱翻,开始时一页一页的翻,接着就随便的反复翻书,倒翻书,对图书没有兴趣,对画面没有观察行为,没有任何情绪,语言表达欲望表现出来。针对我园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现状,我们从创设阅读环境,借助故事讲述,激发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几个方面去实践,帮助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经过一学期来的小班绘本阅读培养,我班幼儿的阅读兴趣明显的提高了,喜欢看书的幼儿多了,现在阅读区经常成了幼儿都愿意去的一个区角。游戏专家林矛教授指出:"让小孩子像爱游戏一样爱上阅读,像爱玩具一样爱上阅读"。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引起了我以下的几点思考:
1.教师生动的讲述是培养幼儿爱上阅读的前提
绘本与玩具不一样,玩具直观立体,具有操作性,马上能吸引幼儿,幼儿玩得乐此不疲,而绘本是静止的,平面的,无声的,绘本是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我认为没有成人的讲述与引导幼儿很难发现绘本中的有趣,更不会让幼儿主动的喜欢上绘本。日本最负盛名的绘本阅读推广者松居直认为:"教师得先为幼儿讲故事"。我认为,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或快乐、或喜悦、或美感的东西用优美的语言,通过用自己的声音变化、语调、眼神、手势等形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教师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才能让幼儿感受到绘本所要表达的情感,绘本的体验才能留在幼儿的记忆当中,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喜欢阅读的情感。所以,只要幼儿有兴趣,我们成人要不厌其烦的给幼儿讲故事,利用一日活动环节的各个时间,只要幼儿喜欢听,随时随地都可以给幼儿讲故事,从而让幼儿爱上阅读。 2.教师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是幼儿学会阅读的基础
日本图画之父松居直还说过:"一本好的图画书,即使一个不识字的小孩子,挨页翻看画儿也能明白故事"。这说明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首先要培养的一个阅读习惯,当幼儿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才能顺利阅读,并从中体验到阅读的愉快,从而产生再阅读的愿望。之前讲过,绘本不如玩具那样吸引幼儿,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图书就像他们手中的玩具一样,拿着翻来翻去除了发出"嘻嘻莎莎"的声音,一点趣味都没有,所以倒着拿、随意翻、玩书等行为在小班阅读行为是经常发现的,只有极其个别的家庭有这种良好阅读氛围的幼儿才能发现其翻阅一会儿书本。所以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注重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要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与封底,教师可以先示范正确的翻书方法:认识书的封面,封底,正面翻书,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翻,拎住书本的小脚翻,按顺序阅读,看完一页再翻一页,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爱护图书。这样经过反复练习,让阅读习惯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就像幼儿会吃饭会睡觉一样,让小班幼儿学会了正确的翻书方法,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页与页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3.良好的阅读环境与家园配合是幼儿自由、自主阅读的基础
《指南》在建议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幼儿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阅读材料、环境因素以及认知和情感因素,而环境因素对幼儿阅读的影响尤为重要。幼儿园应该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的阅读区,可以是教室安静的一角,或是楼梯拐角处,或是专门的阅读室,让幼儿园处处弥漫着书的芳香。在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可以自由的随时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和小朋友坐下来享受阅读的乐趣。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师幼共读是比较适合小班的幼儿阅读方式。几个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每人一本图书,边看图书边听教师讲故事,教师还可以边讲边观察幼儿,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中都有谁、在做些什么,这样的适时直接地提问是最可以直接帮助小班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理解图书内容。幼儿的阅读也离不开家长的影响。家庭是培养幼儿阅读素养的重要场所。家长在家里也应该为幼儿营造温馨舒服的阅读环境,不要在客厅或者电视机前让幼儿阅读,同时应陪同幼儿进行亲子阅读,经研究幼儿在成人的陪伴下能较快安静下来,保持心情愉悦,并能在较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提高倾听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助于稳定阅读习惯的养成。师幼共读和亲子阅读都能够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又能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从而产生再阅读的愿望,让阅读活动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幼儿自主的爱上阅读。
4.家园协作,帮助幼儿学会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需要家庭的共同参与。
首先,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上要达成家园共识。我们在召开家长会时给家长讲“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并开展“体验阅读”开放观摩活动,让家长通过观摩孩子们有序传书翻书,自由阅读,大胆想象、相互交流的情景,明白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使家长更能直观地认识和领悟。我们还通过家园沟通栏目、班级QQ群、专家讲座等各种渠道帮助家长提高正确的早期阅读观念,明确早期阅读的实际意义,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然后,亲子共读至关重要。为了给家长们提供好的阅读书籍,我从小班下学期开始,组织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即挑选一部分好看的绘本图书,在每本图书上都写上这样一段话——“我是‘漂流书’,我不属于任何人,欢迎您来阅读我,也希望你能好好爱护我,以便帮助我继续漂流。” 然后,将“漂流书”放置到班级图书角,鼓励家长把书借回家,坚持每天与孩子进行15~20分钟的亲子共读,与孩子一起体验读书的快乐。家长们都非常积极踊跃的参与活动,很多家长还记录下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的体会感想。这不仅帮助家长体验了亲子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提高了对孩子阅读活动的认识,也会帮助幼儿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