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0 3岁宝宝的注意力发展特点》,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0 3岁宝宝的注意力发展特点
【家庭教育】0-3岁宝宝的注意力发展特点
宝宝注意力的发展遵循以下的规律: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一般2岁的宝宝,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大约为7分钟,3岁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对于3岁以前的宝宝,不能过分苛求他保持很长时间的注意力,而应以平和的心态,科学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宝宝的注意力,不要过于急躁。 0-3个月宝宝——
◎曲线与直线比较,宝宝更喜欢曲线。
◎规则图形与圆形图形比较,宝宝更喜欢规则图形。
◎轮廓密度大的图形与密度小的图形比较,宝宝更喜欢轮廓密度大的图形。 ◎具备同一中心的图案与并无中心的图案比较,宝宝更喜欢存有同一中心的图案。 ◎对称的物体与不对称的物体比较,宝宝更喜欢对称的物体。 3-6个月宝宝——
◎头部运动、双手触摸和抓取技能更加精细和稳定,扩展了获取信息的能力。 ◎视觉特别注意更加发展,视觉搜寻平均值时间变长,偏好繁杂和存有意义的视觉模式。
◎对外部世界更加好奇,探索和学习的驱动力活跃。
◎对物体的观测和操作能力获得发展,特别注意的质量获得提升。 6-12个月宝宝——
◎用更长的时间回去积极探索事物,展开社会交往,赢得崭新信息。
◎注意不仅仅表现在视觉选择上,更多表现在抓取、吮吸、倾听、操作和运动的选择性上。
◎发生了对熟人和陌生人的选择性反应。 1-3岁宝宝——
1.急于特别注意逐渐构成
有意注意在1岁左右慢慢形成,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并且极不稳定,尚处于萌芽阶段。
2.语言沦为迎合特别注意的关键因素
1岁以后,宝宝能说出单音重叠词,能够以词代句、以音代物,对成人的言语指令出现相应的反应。因此,当他听到成人说出某个物体的名称时,就会相应地注意那个物体,并对图书、图片、儿歌、故事、电影、电视等产生浓厚的兴趣 3.物体永存概念已经开始构成
1岁以后,宝宝懂得当一个物体从眼前消失,被移动到其他地方时,这个物体仍然存在,他的注意活动也因此更加具有了持久性和目的性,而不再受物体出现与否的影响。 4.特别注意受到表象的直接影响
表象是指物体不在眼前时,其特征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宝宝一般在1.5岁-2岁后,产生表象这一心理现象。由于表象的出现,宝宝的注意开始受表象的直接影响。当眼前的事物和其表象出现矛盾或较大差距时,宝宝会产生最大的注意。曾有科学家对2岁宝宝做过一个实验,当宝宝看到幻灯片中一个女人把自己的头拿在手里时,他们会特别地关注这一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N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