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读绘本”到“演绘本”》,欢迎阅读!

从“读绘本”到“演绘本”
作者:陆丽萍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24期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尤为重要。小班孩子刚从家庭走向集体,正处于开始认识周围生活和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时期,认识水平较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形象生动的角色,他们爱憎分明,特别崇拜故事中的角色,常常以角色中的人物自居。许多绘本的内容具有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价值,如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对话都可让幼儿去模仿、表演等。 关键词:绘本;绘本剧;表演
孩子喜欢表演,喜欢装扮,喜欢音乐,喜欢被人注目,甚至喜欢话筒发出的声音,这些在表演绘本剧的过程中都能一一實现。儿童剧让孩子的天性得以舒展,而丰富的绘本资源则为孩子的戏剧活动提供蓝本和源泉。在开展孩子绘本剧活动时,要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非以最终的演出为核心,在参与绘本剧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要比结果更重要。在绘本剧活动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为孩子创造主动探究、发挥创意、合作分享、承担责任等多种机会,使教师和孩子都成为创作和表演的共同体,共同挑战,共同成长。 一、 “读绘本”——点燃孩子的表演欲望
“读”是解读,“读绘本”是指幼儿通过老师讲、幼儿看的形式,让幼儿感受绘本中的人物合作交往的良好行为。我们选择符合小班幼儿心理特点的、色彩鲜明、内容生动、情感温暖的绘本故事,配以形象的图片或指偶,通过对故事情节理解,让幼儿感受到同伴间友好合作的愉快。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当追问来促进幼儿思考。追问对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具有重要作用,在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幼儿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及活动目标来进行。绘本剧需要完整的、生动的故事。所以,对于剧本的再次加工和创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角色间的对话(语气、语调、动作)都要细细琢磨,孩子们对于故事《小兔乖乖》兴趣浓厚,于是我们对作品进行分析,发现作品有较强的动态性、表演性,适合小班幼儿进行角色表演,并在游戏中观察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适时适当地给予帮助。 二、 “描绘本”——让孩子们耐心地将故事听完
幼儿的认识特点是直观、形象的,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更乐意接受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视觉盛宴,也更容易被其吸引,继而建立起完整的前期经验——熟悉故事情节、理清各类角色。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H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