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4

2023-01-20 09:4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阿房宫赋4》,欢迎阅读!
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教学浅思

[ 2009-3-19 22:51:00 | By: llzx_lunc ]



319日下午,完中高一年级语文教师和部分区中青年骨干教师来我校进高一语文教研活动,围绕我上的《阿房宫赋》(第一课时)课例进行文言文教学的研讨。听了听课教师和教研员上官树红老师的反馈,结合我备课和上课的情况,我有一点教学体悟,随笔记下,供同行批评指正。

一、关于处理文与言关系的思考

文言文教学目标定位要思考文本放在教材处理中的位置,“文”寻找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高中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赋”这种文体,从文体特点来把握文,比较适合这个学期第一、二、五单元叙述类作品强调对人、对物的细节描写和表现,从学生认知情感上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另外,本册教材《诗赋论》有一段对诗与赋文体特点的描述,前期做好教学铺垫有利于学生把握赋的特点,就着这一特点来体味“文”的内容,就比较容易进入文本。

古文的“文”与“言”交融一体的特点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处理文本的方式,我这节课处理时将“言”的成分化“繁”“简”“文”的部分由“简”“繁”在淡化了“言”的个别词义之后,强化了对“繁文”的整体感知,由此带动学生随“文”就“言”,在诵读领悟“文”的同时点拨学生,加深对“言”的理解。这样处理是为了考虑学生掌握“言”的语境效果往往比单纯词义解释的效果要好。不急于一节课把不理解的文言词一一罗列,是因为言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经验的积累过程,在以后其他古文教学中,依然还会有机会重温今天遇到过的“言”。

当然,文言关系处理的层次也会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如高考文言文阅读教学评价鉴赏“文”的能力就需要涉及对文本语言表达效果和表现手法的分析,还要引导考生读写联想能力,这个高度需要从高一开始,有步骤循序渐进地为学生学习古文搭好阅读提升的台阶。

二、关于备课预设与课堂教学关系的思考

备课预设是教师先入为主的过程,很多预设都是基于教师对文本要点和特点的理解。学生尽管是学习的主体,但对学习任务目标指向是不清楚的,因此需要用每堂课的预设环节为学生明确和强化学习目标,发现学习的乐趣。我的课堂预设第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化繁为简”,而学生要能“化简为繁”,理解文本铺陈


的特点。第二个环节是要让学生四言提炼“化繁为简”,来体会人与物的特点。课堂实施下来,这个环节与学生能力的确存在落差。其实,学生如果没有这个限制,对第二段主要内容特点的概括未必不能说,但“四言提炼”这个环节给学生增加了一个思维表达训练的难度。这让我意识到,这个难度落差的存在实际还是在预设环节欠缺一个着力点的考虑,造成从文本阅读到概括表达的能力跳空缺口。如果说前面的环节,我填补了四言概括这个能力缺口,引导学生不断发掘“铺陈”的特点,理解领悟文意,那这里的这个缺口恰恰证明我的学生在这个自主环节上还缺乏这样的提炼概括能力。试水深浅之后,我的思考是,今后语文教学还是要为学生们设置一些缺口,这些缺口为他们的思维创设活动的空间,但一定要选择和把握好缺口的度,如果缺口太大,造成大部分人没有信心去解决问题,这个缺口不但不能填补,反倒挫伤了学习者的信心。

三、关于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需要弥补的不足

我的四言概括也是有缺憾的,这也说明我和学生一样,都需要不断学习考、实践、“下水”(写作)比如,鬼斧神工用以形容阿房宫不当,应该用“巧夺天工”。是否有更好地概括提炼,这是课堂积累循序渐进,积累思考的过程。

课后,有一位老师提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与“瓮牖绳枢”、“蓬户瓮牖”名字作动词的这个名词位置是不一样的看法,前者是第二、第四字名字作动词,后者是第一、第三字名词作动词。我事后作了认真思考。通过比较,我认为这位老师说的很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应解释为“把鼎当成(视/看作)平底锅、把玉当成(视为/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视为/看作)土块、把珠宝当成(视为/看作)石子”;“瓮牖绳枢”、“蓬户瓮牖”应解释为“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做门枢”、“用蓬草做门、用破瓮做窗”。前后两组比较起来,前者为主观判断,解释为“把××当成(视为/看作)××”,动作的重心是落在第二、第四字,因此“二、四”字为名词作动词用,带有意动意味,即“以鼎为铛、以玉为石”、“以金为块、以珠为砾”。而后者为事实判断,解释为“用××做××”,动作的重心是落在第一、第三字,第二、第四字是做成的事实结果,因此“一、三”字为名词动用,即“用××做”。这说明我在文言教学的“言”上还缺乏精益求精,真是学无止境。在此,我特别提出来,并感谢这位老师和所有听课老师不吝赐教和真诚帮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ZM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