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请示与请批函

2023-01-06 10: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写请示与请批函》,欢迎阅读!
请示,怎样
前言:给想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同行的两个建议:

1、多看多记。看报纸,掌握大政方针、舆论导向,丰富公文写作词汇量。看范文:选定一个文章全面、质量高、更新及时的公文网站如"大秘书网",按自己所在部门或按文章类型多看多琢磨,记住各类公文结构、措辞等,尤其是一些套话,掌握各种文体开头与结尾处的不同等。对于初写公文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照着原来的文件来,他怎样你就怎样。

2、多抄多写。公文语言讲求严谨、简洁,多写多练习会进步很快。 真正的写作天才并不多见,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其实不难,但是要会抄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的经验是:先根据写作主旨拟出一个公文提纲,再根据每部分的需要,抄一些内容来充实。借鉴与整合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相信你的写作水平会快速提高!

正文: 怎样写请示与请批函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一文件精神,某职业学校为满足教学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社会效益,特向所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交了《××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关于申请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函》几个星期后,市、区相关部门领导来校实地调研。在座谈会上,部分与会人员对于学校递送的文件文种提出质疑,认为“如果是‘函’的话我们可以不回复,要想我们回复应该用‘请示’。虽经解释也无济于事,“向上级提出请求事项就必须要用请示”的观念在部分人的脑海中已根深蒂固。其实,这是对“请示”与“函”(请批函)文种的混用和认识的错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是公文沿革中的历史遗留。从公文的发展历史看,“请示”1981年以来一直沿袭“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规定,“函”于1987年《国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才增加“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规定;两者皆有“请求批准”的功能,不认真分辨,确实容易混淆。二是对于“请批函”的偏见。在现实工作中,人们总是习惯使用“请示”文种以示尊重;而业务主管部门也习惯用“批复”去答复审批事项,以显示权力的尊贵。三是错误的导向。一些不负责任的公文写作教材、专著中没有细说请示、请批函的异同,或以错用文种的公文作例文,造成很多人的误解和错用。

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弄清“请示”与“请批函”之间的区别。仔细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还是很明显的。

一、行文方向不同

公文从行文方向上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种。其中,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属于上行文;“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属于平行文。当函被用作“请求批准”功能时称“请批函”(或称“请示函”,它自然亦属平行文。

二、行文对象不同




“请示”与“请批函”尽管都是用于请求审批事项的公文,但行文对象是有区别的。“请示”的行文对象是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或业务指导机关,“上级机关”指在行政或组织上与发文机关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请批函”的行文对象是没有隶属关系的主管部门,“不相隶属机关”,指组织或行政上与发文机关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机关。

此外,“请示”的行文对象与发文机关一般属于同个系统(系列),如同属于教育系统、财政系统、党委系统等等;由于是系统内部行文,因此行文对象的范围较窄。而“请批函”的行文对象与发文单位通常不属于同个系统,因涉及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事务,所以系统间行文频繁,行文对象的范围也就比较广。

三、行文内容不同

“请示”的行文内容一般是比较重大的事项,涉及机关政务、人事、财务、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发文机关向具有行政管辖权的上级机关提出请求。如××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向该区教育局就人才引进、经费统筹、实训设备采购等人、财、物方面的事项提出申请,就应该使用“请示”文种。

“请批函”的行文内容只限于请批具体事项,局限于事务和业务方面的问题。发文机关就本单位、本系统无权自行决定的事项,向业务主管部门报批。如××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要新建实训大楼,会因占用土地向土地管理部门去函申请土地使用权,会因建在河流沿线向水利部门去函申请建设权,会因建筑过程产生淤泥、污水等向环卫部门去函申请妥善处理,等等。

四、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行文目的旨在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对于某项工作或者某个问题,希望得到上级机关的指示、批准和帮助;而“请批函”的行文目的仅在于“请求批准”,让不相隶属的业务主管机关了解并掌握情况,体察发文机关难处,对于请批事项能给予理解,并给予肯定答复。

五、行文格式不同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及其附件《条文释义》规定,“请示”采用公文格式类型中的基本格式——文件式,常用的格式项目有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反线、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等。其中,“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以便留出空白位置让领导阅后批示;“发文字号”与“签发人”同列“发文机关标识”的下方,“发文字号”在左、“签发人”在右;在成文日期之后、主题词之前,标注“附注”,说明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请批函”多采用公文格式类型中的特定格式——信函式,常用的格式项目有发文机关标识、武文线、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印章、主题词、抄送机关等。其中,“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发文机关标识”只需注明发文机关名称,不写“文件”二字;“发文字号”标注在“武文线”的右下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1B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