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欢迎阅读!

读书交流
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
城西幼儿园 刘秋萍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一本书名字叫《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编 倪敏 曾担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师校长助理。现为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曾主编或主要合编的著作有《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
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寓意深刻的图标,图标的最下面一层是一个阿拉伯数字“0”,中间一层是“渴望成长的一株幼苗”,最上面一层酷似一个“爱心”。这个图标预示着“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棵小小的树苗。我们幼儿老师需要用心去欣赏、研读,呵护和浇灌,促成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并充分体验到和他们一起成长的幸福”。这个图标也是本书的魂。
那么,在新的时期,做好一个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是什么?幼儿教师应怎样去开展工作?文章的序言里,作者认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六颗星”,还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其中,六颗星即“极有爱心、极其虚心、极为细心、非常有心、确有诚心和极有童心。”为什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因为教师面临的教育对象、内容和情境是变化的、动态的,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创造力,以研究者的姿态投入工作,才能把教育教学做好。创造性工作也能给我们幼儿教师带来成就感、充实感,还会使教育工作变得充满挑战性和乐趣。那如何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幼儿;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这本书一共有四章,第一章 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第二章 幼儿教师最需要的专业素养;第三章 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教育智慧;最后一章是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艺术。每一章节里都有许多个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里选取了相应的案例,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讲解、分析,直观地教会我们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如何去做。今天 ,我与大家分享的是一、二两章中的部分内容。
第一章节“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中共有十篇文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拥有一颗可贵的童心” 这篇文章。 文章中这样描述: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孩子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我们甚至
3
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那么幼儿教师如何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怀有童心——走进儿童心灵的门票。 教师尽量使自己具备儿童的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遇到的每件事情,用儿童的兴趣去感受身边的事物。理解童心——通往儿童心灵的桥梁;鼓励支持——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读懂童心——让儿童心灵焕发光彩的关键。
案例:“画小猪”
在教幼儿画画时,我们往往强调要用实物的颜色来涂,用漂亮的颜色来画。一次,一个老师让孩子们画小猪,大部分幼儿画的小猪都挺漂亮的,只有一个宝宝画得一片黑糊糊,什么东西都看不出来,老师有些生气地说“你画得这个是什么呀?”这个孩子解释道:“我见过奶奶家的猪就是黑色的并且浑身脏兮兮的!难得孩子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孩子的作品是经过大脑思考后自己的真实想法的表达。
其实,赏识孩子的逻辑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发展步调,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思维方式,有自己处理事情的策略,教师应支持与尊重他们,站在他们的立场观点上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失望与困惑。
实践证明,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妈妈一样的爱心、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自己怀有童心、理解童心、走进童心、支持童心,不管自己的年龄有多大,都要蹲下来学会用儿童充满好奇的眼光来看世界,才能帮助孩子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二章 幼儿教师最需要的专业素养,共有13篇文章
其中,“批评,其实可以更艺术些”这篇文章中有个有趣的案例,案列中的小孩,我们平时都遇见过,“上课时,这类的小孩坐不住时而站起来跳几下,时而去揪别人的衣服、头发,还经常趴在地上不起来。想和他说话,叫他十遍都不答应,小朋友有点吃的放在哪,一转眼准不见了,更让人头疼的是一会儿打这孩子一下,一会儿咬那个孩子一口,还把口水吐在小朋友的头上、身上,是十足的“淘气包”。一天,音乐活动中大家正在唱歌,他又开始捣乱,老师没有批评,用了一个特别的教育方法,即:坏话反说,“呀,XXX你唱歌的声音真好听,来大家掌声送给他!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接下来的活动中他居然听得十分认真。”批评是一种否定,没有人喜欢被否定,因此那位老师坏话反说,“别样的批评”变批评为表扬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那么,在工作中, 如何掌握批评的艺术?对幼儿的批评要有依据和限度;对幼儿的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批评幼儿要适时,要注意频率。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izG.html